今年一季度,我国交通运输与物流运行稳中向好,需求持续旺盛,运量快速增长,结构趋于优化,成本有所下降,市场预期向好,表明经济运行开局向好、量质齐升。 一、运输与物流需求快速增长显示国民经济增势强劲 一是货运量快速增长。前两个月,全社会完成货运量63亿吨,同比增长6.3%,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其中,铁路完成6.4亿吨,增长8.8%,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8.1个百分点;公路完成46.7亿吨,增长7.4%;水运完成9.9亿吨,增长0.2%;民航完成109.5万吨,增长10.9%。 二是物流需求快速增长。1-2月,全社会物流总额为36.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32.7%,表明消费物流需求十分旺盛。 三是铁路装车快速增长。铁路快报显示,一季度全国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7.05万车,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6%。其中,煤炭日均装车9.34万车,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12.2%;铁矿石、钢铁等冶炼物资日均装车3.54万车,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0.1%。 二、交通运输与物流运行结构变化表明降成本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社会物流成本有所下降。1-2月,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7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所需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2元,同比下降3.3%。物流成本的下降,反映出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 二是居民出行需求明显升级。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铁和民航成为中长途出行的首选方式,自驾车出行分流了相当部分中短途旅客。前两个月,全国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0.7%和9.4%,而公路下降11.3%。今年春运40天,全国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11.7%,高铁占到铁路发送量的57%。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同比增长7%以上,跨城顺风车乘客5300多万人次,达到民航客运量的近80%。 三是货物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公路治超的深入推进,相当一部分中长途货物运输由公路转向铁路、水运和多式联运,运输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将进一步带动物流成本的下降。 三、物流业景气等先行指数预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一是物流业景气指数大幅回升。3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4%,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2.5%,环比回升2.1个点,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回升5.1个点至50.7%,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61%的高景气区间,反映出供应链上下游活动趋于活跃,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回升。 二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明显回升。3月份,PMI为51.5%,高于2月份1.2个百分点,升至一季度最高点,消除了因春节因素导致2月份PMI大幅回落带来的市场担忧。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1%和53.3%,分别比上月回升2.4和2.3个百分点,表明市场需求扩张提速,生产经营活动更趋活跃。 三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高位。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6%,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在54%以上,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比上月回升4.2个百分点,显示与网络消费相关的快递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新零售引领消费增长。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交通运输与物流运行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充足、效率提升、质量改善,为保持二季度经济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