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China News
十二五火电脱硝装机达100% 催生千亿级市场
时间:2011-6-14

十二五火电脱硝装机达100% 催生千亿级市场

        在环保产业中,治理大气污染是重点,而火电厂排污治理又是重中之重。环保部今年初公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制订的减排标准堪称世界最严。

        大气污染治理主要有除尘、脱硫、脱硝,目前我国脱硫和除尘装置安装已达到相当高的普及程度,下一步重点是脱硝。据预测,“十二五”火电厂脱硝市场容量有望达1300亿元。龙源技术和九龙电力等脱硝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于减排高标准和市场规模扩容。

        “十二五”脱硝成污染治理重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按两次征求意见稿的标准,我国现役7.07亿千瓦火电机组除尘、脱硫和脱硝改造费用共需约2000亿—2500亿元。

        此外,考虑“十二五”新增火电机组2.5亿千瓦,环保设施因标准提高增加年运行费用约在900亿—1100亿元,折算电价增加0.02—0.025元/度(不含现有的0.015元/度脱硫电价)。目前我国脱硫装置安装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脱尘装置安装率达到了80%以上,普及程度比较高,因此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下一步重点是脱硝。

        对于“十二五”脱硫脱硝市场的前景,王志轩表示,到“十二五”末,除部分机组将要关停外,基本上所有燃煤电厂全部要配套脱硫装置,脱硫装机比例接近100%,“十二五”末脱硝装机比例也将达到100%。

        优惠电价将尽快出台

        在脱硝优惠电价方面,王志轩表示,火电厂烟气治理(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应作为煤电转化的一个基本生产环节纳入电力生产体系,烟气治理成本也应作为发电成本的一个会计科目纳入电力成本核算体系。火电厂烟气脱硝成本较高,应继续按照脱硫成本纳入电价体系的原则,将火电厂脱硝成本纳入电价体系。环保部3月份也已明确表示,将尽快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脱硝优惠电价。

        “脱硝系统投资和运营成本受脱硝效率、还原剂价格、还原剂类型、项目性质(新建、技改)等因素影响,机组脱硝成本差异较大。从操作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综合考虑,基于合理补贴并适当鼓励的原则,建议根据排放标准限值,按机组等级并考虑机组性质进行电价补贴。”王志轩建议,对新建机组给予1.1-1.3分/度,对于现役技改机组给予1.3-1.8分/度。

        脱销龙头企业将受益

        目前火电厂应用的脱硝手段有三种: 低氮燃烧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脱硝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NCR )脱硝。低氮燃烧脱硝是在燃烧过程中控制氮氧化物的产生,也称前端脱硝;SCR 和 SNCR是对燃烧锅炉排放的尾气脱硝,净化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也称后端脱硝。

        相应的,券商认为,未来脱硝预计以低氮燃烧技术和SCR为主。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进行炉内脱硝的低氮燃烧器企业,即龙源技术;二是进行SCR 脱硝的企业,即九龙电力。瑞银预计,“十二五”火电厂脱硝市场容量1300亿,其中尾气SCR脱硝市场容量900亿,低氮燃烧系统市场容量400亿。

        华泰联合认为,前端脱硝比后端脱硝更具经济性,两者也还有着互补关系。因为后端脱硝每年催化剂、还原剂的使用量取决于氮氧化物的浓度。尾气浓度越高,还原剂的使用量越大,并且催化剂的更换时间更短。如果加装前端脱硝,可以大幅降低尾气NOx的浓度,既经济又能达到更加严格的标准。

        根据测算,以60万千瓦火电机组为例,前后端脱硝虽然比SCR初始成本增加2000万元,但是每年可以节省运营费用700万元,三年即可收回增加的初始投资。随着前端脱硝技术的改进,前端脱硝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因为,前端脱硝的初始成本仅为后端脱硝的一半,而且运营费用仅为后端脱硝的1/20。如果脱硝补贴达到1分钱/度,那么前端脱硝将更加节约成本。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国网帅军庆:四大举措应对“电荒”保供电
下一篇:
中电联:明后年电力缺口扩大 加快跨区电网建设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