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经济
山东半岛借势打造“海上化工”
时间:2011-1-14

山东半岛借势打造“海上化工”

        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第一个获批的国家战略经济区,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连日来,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化工总量占全国1/6的化工第一大省山东正在酝酿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化工等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打造“海上化工”。
        山东省提出“海上化工”的构想,拥有三大坚实基础。第一,海洋化工资源优势集中。据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司长王殿昌介绍,山东近海海域总面积近16万平方千米,各类海洋资源优越。一直以来,海洋资源开发以海洋生物和近海油气资源为主,但山东新一轮海洋资源开发提出,要瞄准深海石油天然气、大洋底多金属结核、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和可燃冰等战略资源,将大大拓展海洋化工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山东海洋化工产业优势突出。据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会长刘言介绍,山东海洋化工产业起步早,尤其是近几年来,海洋化工以精细化为方向,溴素等海洋资源向更深层次的精细加工发展,海洋药物研制保持领先,海洋盐业、海水淡化规模居全国第一。目前,一批拥有世界先进深海钻井技术的海洋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或开工,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在青岛形成。在潍坊北部广袤的盐碱滩上,已吸引中国海油炼化项目、鸿运石化项目、华能新能源项目、国电新能源项目等十几个大项目。在日照,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船舶等临港工业迅速崛起,蓝色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GDP的40%以上。
        第三,山东拥有海洋化工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贵斌指出,到目前,山东云集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全国50%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汇集在山东,承担的国家海洋科技项目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海藻纤维、微藻柴油等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先后被突破;活性物质提取、海洋微藻能源、海洋药物开发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被一一攻克;海洋卤水化工、海洋医药、海洋工程建设、海洋仪器装备等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山东已经领先全国。
        据悉,山东计划到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成蓝色经济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山东半岛借势打造“海上化工”
下一篇:
中国化学签署3个合同共计16.55亿元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