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人们不禁感慨自己的生活因为改革开放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曾几何时,国人还在以纸币作为最主要的支付工具,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国人习惯了消费找零的互验真伪,习惯了购买大宗商品前的银行排队取款,习惯了把现金藏在鞋底或贴身衣物里的小心谨慎。对国人而言,“一卡在手、走遍天下”描绘的电子支付生活只是国外电影中的场景和遥不可及的未来。 但这一切却在改革开放进程深入后的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5年第一张银行卡在中国正式发行,到今天16亿张银行卡塞满国人钱包;从20世纪80年代国人不知自动取款机为何物,到现在24小时运营的自助银行遍布繁华闹市;从商场柜台上摆放的十几台POS机只能专卡专用,到现在一台POS轻松解决所有银行卡的支付问题;从一张银行卡只能在发卡城市使用,到现在“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从简单的ATM存取款、商户刷卡消费,到手机支付、网络支付等五花八门的创新支付方式。短短几年间,银行卡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快步走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国人开始在神州大地乃至四海全球范围内畅享银行卡带来的巨大支付便利,一场由纸币现金到银行卡片的支付革命正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盛大上演。 政府引领支付革命,推动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在银行卡支付领域的起步时间虽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约30年,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推动,为我国这场以银行卡为核心的支付革命和整个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3年,针对我国现金流动量大、资金体外循环以及经济犯罪等问题,根据中央领导的明确指示,我国正式启动了旨在实现流通货币电子化的“金卡工程”。随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在各商业银行的积极努力下,到200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18个城市银行卡跨行交换系统及信息交换总中心,“金卡工程”初战告捷。2002年3月,为在更大范围内解决银行卡跨行、跨地区使用问题,推动联网通用,促进产业发展,应对金融市场开放的全新挑战,经国务院同意,在人民银行的直接领导和各家商业银行的共同支持下,我国自己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开始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中国银联成立后,不负重托,积极履行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引导、协调、推动和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整体发展。通过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携手各商业银行在深化国内联网通用、国际受理网络拓展、自主品牌建设、银行卡支付创新、风险防范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两度视察中国银联,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和银联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安全、统一、创新、普及”的工作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以及俞正声、张高丽、华建敏、王岐山等领导同志,也都先后视察了中国银联,对银联的工作和我国自主银行卡品牌的建设、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支持。 银行卡交易快速增长,节日消费频现“井喷” 随着联网通用的不断深化,银行卡受理环境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电子支付革命带来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银行卡替代过去的现金支付。来自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发行银行卡超过16亿张,这相当于全国人口人均超过一张!而2007年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金额达到3.22万亿元,交易笔数39.8亿笔,分别比上一年增长78%和40%,刷卡消费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已达21%。 面对银行卡发卡量的快速增长、刷卡消费的日益兴起以及接受银行卡支付商家的逐渐普及,不少专家和民众惊呼:我国已开始进入银行卡消费普及期,中国的银行卡支付时代已经到来。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其最直接的体现,据中国银联对各大节日银行卡跨行交易情况的追踪统计,近年来,我国民众的节日刷卡消费不断呈现“井喷”现象,在2003年至2008年的17个黄金周中,国人共计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而每一黄金周的刷卡消费量都比上一节日有平均30%以上的增长,且增幅有不断加速上升的势头。 节日刷卡交易频现井喷,只是人们日常刷卡消费不断增长的典型表现。据统计,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目前平均每天处理的银行卡交易金额都在100亿元以上。小到几块钱的超市购物,大到十几万、几十万元的汽车、房产购置,都有银行卡的频繁使用。一个日益普及的银行卡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联网通用覆盖城市深入农村 银行卡普及应用高歌猛进 专家们分析,国人刷卡消费习惯的初步形成与我国日益改善的银行卡受理环境和银行卡网络建设密不可分。在从1997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已经实现了由个别区域内使用、区域间跨行通用到全国联网通用的三大步跨越。尤其是我国自己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的成立,对推动银行卡跨行、跨地区、跨境通用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截至2008年9月底,境内联网商户已突破百万大关、联网POS机超过160万台、联网ATM机近15万台,分别是银联成立前2002年的6.7倍、7.4倍和3.9倍,这表明我国规模化的银行卡受理网络已经形成。如今,银行卡不仅可以在城市广泛使用,还延伸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已经覆盖了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的6万多个县及县以下农村金融营业网点,银行卡受理网络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推进,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此外,随着中国银联不断拓展境外受理网络,目前,中国的银联卡不仅能在境外近50个国家和地区ATM机取款,还可在亚太、欧美、澳洲、非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POS机刷卡消费。 支付创新层出不穷,银行卡使用范围空前拓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支付革命的范围和深度都空前拓展。近年来,中国银联携手各商业银行和相关机构,不断进行各种银行卡产品功能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让人们手中的银行卡用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广泛。如今,老百姓不仅能拿银行卡在ATM机上取钱,在商家的POS机上刷卡购物,就连日常的水电煤气缴费、商旅预定、信用卡跨行还款、话费充值,甚至是慈善捐款、电视购物、交保险、买基金等等也都能用银行卡轻松实现。而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以及数字电视机顶盒支付等新“玩意”的出现,更是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实现刷卡支付。这些创新支付业务,满足了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支付需求,也因此受到普遍欢迎。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手机支付定制用户总量突破1400万户,累计实现交易1.4亿笔,276亿元;固定电话支付终端更是实现超常规发展,总量达到43.6万台,累计实现交易2775万笔,2342亿元。此外,中国银联还加大公共支付创新力度,实施“便民实事工程”,不断拓展公用事业缴费、ATM跨行汇款、跨境汇款等业务,切实解决公众缴费难、汇款难等问题。 各种数字增长的背后,透露出的是银行卡应用的日益普及。相信随着范围更广、领域更多、渠道更丰富的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银行卡产业的做强做大,人民群众将会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卡支付便利。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