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能源电力

生物柴油替代石油启程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1-28

生物柴油替代石油启程
        在国际油价冲击100美元/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创新高、多地屡现“油荒”的大背景下,寻找石油的新能源替代品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以及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而2010年安徽省合肥市“生物油”正式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生物柴油替代石油的产业化进程。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生物燃料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因此其大规模替代石油还需要假以时日,但从近期包括GE、杜邦等国际能源巨头都介入生物燃料领域的行动看,生物燃料产业化启动的脚步已经渐近。
        巨头押宝生物燃料
        2010年11月,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应用生物科技与营养健康部总裁毕可瑞曾公开表示,公司计划未来几年进军中国生物燃料市场。无独有偶,GE能源公司则已决定参与生物质制汽油项目。
        在国际能源巨头频频“押宝”生物燃料的背后,是不少西方国家悄然启动了大力支持生物燃料的计划。在巴西,生物燃料产值已经占到全国GDP的8%,就连生物质资源贫乏的日本也提出“石化日本”向“生物质日本”的战略转变。2010年,我国两套产能为1万吨/年的生物质油热解液化设备在山东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生物质油”的产业化也进入实质性阶段。
        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生物燃料之所以如此受推崇,是由于生物柴油可从秸秆等各种廉价的生物原料提炼,直接用作锅炉、涡轮机、柴油机等的燃料;生物柴油将代替工业企业所用的重油、渣油和柴油,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尽管从秸秆等生物质原料中提取液体燃料早就是探寻石油替代物的方向之一,但选择何种生物质作为原料以及如何克服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选择性差、转化率低等问题,依旧是生物质油产业化的障碍。继玉米乙醇因“与民争粮”问题广受批评陷入停滞之后,以非粮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备受追捧。杜邦公司预计,在2012年至2013年间,全球二代生物乙醇将开始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燃料成本仍是瓶颈
        相比较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我国对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小一些。市场预计我国生物燃料短期内很难实现产业化,原因是生物燃料的原料成本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产业链也尚未培育成熟。
        相比之下,由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组成的欧洲生物燃料市场目前从作物种植、收购到生物燃料生产、存储、运输和油料混合、销售等环节都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在不少国际能源巨头眼中,目前也正是难得的先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因此,加速推进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化的步伐迫在眉睫。两院院士石元春表示,以中国优势的非粮能源作物甜高粱、薯类和菊芋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成熟,设备国产,可较快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此外,还要下工夫抓实纤维素乙醇和微藻生物柴油的研发,做好技术储备。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生物柴油企业长期发展而言,生物原料成本需要得到密切控制,否则,目前生物燃料企业仍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难以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未来5年 太阳能将成我国新能源支柱
下一篇:
2025年Q1中国在全球市场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统计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