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召开政府常务会议 敲定2011十大为民工程 为民工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2011年临沂市将加大惠民力度,推进以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低保、住房、交通等领域为重点的民生项目,进一步解决农村、城区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2010年临沂市确定的十大为民工程项目如期或超额完成后,2月10日,临沂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了新一轮十大为民工程重点项目。 工程1:培训20万农村劳动力 继续组织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转移培训”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新增城乡就业23.6万人;实现新增企业养老保险6万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程。 工程2: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1.2亿元。 工程3:新农合参合率不低于99% 继续扩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年内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农合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840万人,参合率不低于9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8万人,重点保障参合农民大病住院报销水平,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0%以上。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年底投入使用,完成二期工程的主体建设任务;完成市传染病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1158个村卫生室改造建设任务。 工程4:农村低保年提高200元 城区低保月提高40元 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由1200元提高到1400元;城市居民低保市直和三区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00元,其他县区由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60元。 工程5:新建11.4万户农村住房 新建农村住房11.4万户,改造危房1.6万户;在城镇新建保障性住房180万平方米,解决和改善2.75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新建廉租住房700套、3.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达到3090户,新建经济适用房1万套、6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房3800套、23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1万户、90万平方米。 工程6:新建桥梁6座 地下通道1条 完善市区交通网络,加大道路桥梁建设改造力度,全年新建改建道路23条(段),新建桥梁6座、地下通道1条;加大道路管理基础设施完善和改造步伐,明显改善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状况。 工程7:新增3万沼气用户 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以上,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和秸秆气化站100处以上。 工程8: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提升省道及县乡干线公路217公里。 工程9:新建141所幼儿园 大力实施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新建幼儿园141所,改建、扩建382所;完成100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工程10:早餐亭总数达600个 继续实施“放心早餐”工程,完成惠民早餐公司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提高早餐加工配送能力;在市区及莒南、费县、临沭等周边县区新增早餐亭300个,总数达到600个,每天可满足20万人的早餐需求。实施餐饮业食品安全“十、百、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十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片区、百条示范街、千个示范店)。加快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便民服务摊点群建设。 相关资料: 实施为民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而采取的重要举措,2010年确定的十大为民工程项目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本报曾于1月3日起连续推出《探访十大为民工程》系列报道,记者奔赴临沂城乡村镇各大工程现场进行了深入探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4.9%。全面完成32座大中型、230座小型病险水库竣工验收,恢复增加兴利库容近5亿立方米,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8.7万亩。全市参合农民837.51万人,参合率达99.78%,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98%目标任务。全市新建经济适用住房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5000万元。全市集中新建农村住房149617户,改造危房20849户,集中建设改造村庄790个,农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市新建户用沼气4179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32处。城区供气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295亿元,新增供气能力30.7万立方米/日。市区共新建农贸市场9处,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1处。全市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完成投资7.1亿元,完成路面工程1016.3公里。全市完成2700个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完成920个“农家书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