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更多视点

看日本如何防震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4-11

看日本如何防震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防震意识也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来的。日本坐落在地震高发区,如今防震意识和知识全民普及,但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600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而此前,日本地震学界并未在震前对阪神地区采取特别的防御措施,以至地震发生时,从政府到百姓都感到猝不及防。光有意识还不行,还要坚持,将掌握的防震知识化为自己以及宣传防震抗灾的长期行动。可见,在自然灾难面前“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

放置吸收地震能量的球体

        作为日本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在日本建筑的抗震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该公司建设企画部统括黑部三树向记者介绍,日本处于地震多发地带,一般来讲,日本60米以下的建筑有一个抗震标准,60米以上的又有一个标准,而后者则比前者的标准严格很多。 在日本的建筑施工中,对于抗震有三种构造概念:耐震、制震和免震。耐震为最普通级别,主要用在低层建筑中。制震则是让建筑物在地震晃动中,集中在一个地方造成损害,但其他地方不会发生损毁。其中一种做法是在建筑物中放置各种球体,让这个部分吸收地震能量,等地震过后,只需把这部分换掉就行,建筑其他地方不会发生问题。还有比较普遍的做法则是放置油压器装置,其作用相当于保险丝,基本上在高层建筑中,每层都会放置一个以上这种装置。所以,现在日本大多数建筑采用的标准基本都是制震的标准。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核泄漏引发全球食品危机
下一篇: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50万辆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