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政策法规

通胀压力加大 专家建言货币政策新调整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4-25

通胀压力加大 专家建言货币政策新调整

        在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继续维持宽松货币环境的背景下,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不言而喻。

        在上周五举行的“2011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未来通胀前景都感到并不乐观。他们认为,为应对通胀,货币和汇率政策或将作出新的调整。

卷心菜贱价伤农之症调查:南北方同时上市致饱和(图) 天然气价改势在必行
外储管理改革释放信号 专家称经济可承受6%通胀率 陈光标900万捐赠暂无法核实 广宁非法铝灰厂带出畸形利益链 赵晓:个税调整后让我哭笑不得 和讯网新闻中心诚聘编辑         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在欧美日刻意维持宽松货币环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总体状况较好,将加速国际资本流入。若资本流入的速度不加速或者不变的话,那么二季度流动性和外汇储备的压力将会更大,明年中国外汇储备可能增加到4万亿美元。”巴曙松说。

        孙立坚认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

        谢国忠对中国未来的通胀则表示出更大的担忧。他表示,中国劳动力过剩已被消化,西方的需求引起了中国的高速出口,因此货币超发所引起的通胀问题现在爆发出来,中国是一个通胀型社会。

        谢国忠认为,未来与通胀有关的资产都有向上趋势。商品货币仍会上涨,黄金短期有回落可能,但长期仍是上涨的趋势,这个趋势至少明年上半年不会改变。然而,他继续看空中国房地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看法则是中性。

        央行将青睐价格型工具

        巴曙松认为,为对冲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所带来的流动性,未来提高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将成央行的常规性操作,但未来加息的空间可能不大。

        他认为,中国可能不得不比以往更多地依赖汇率工具。“随着农产品价格回落,由农产品带动的通胀压力逐渐减弱,未来通胀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将是原材料上涨带动的输入型通胀,中国进口的前三位就是大宗原材料、石油和铁矿石,所以这个时期适当地加快升值,有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

        巴曙松还表示,目前的经济复苏主要依赖的是“资产端”的修复,是通过资产膨胀所推动的。第一次量化宽松有效解决了金融市场的问题,但第二次实现了推升通胀及通胀预期目标,如果是从这两个目标来看,美联储第三次扩大量化宽松的必要性将降低。

打印】【关闭
上一篇:
陈佳贵: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下一篇: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