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能源电力

水电开发导致的环境大破坏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4-25

水电开发导致的环境大破坏

        2010年年末,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曾指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环保官员直接质疑水电会造成比火电还严重的污染,这在过去相当罕见。在安邦研究人员看来,环保部官员的看法完全正确,而且并不让人惊讶。早在2004年参与国家发改委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时,安邦就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二是如果考虑生态环境成本,水电是中国最昂贵的能源形式。但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并未接受安邦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官员有关“水电污染”的说法,自然很快就遭到了国家能源局官员以及国内专家的“质疑”。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水库水质降低,绝不是水库本身污染了水体,而是水库对水体的要求高于河流。他表示,在有水电开发的千岛湖、二滩水电站,环境都是山青水秀,周围的山头都变绿了,气温也均衡了。实际上,张国宝在2009年就表示过,美国水能资源开发比重已经超过了70%,欧洲的冰岛、挪威这些国家,水能资源利用比例达到90%以上。中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比重还不到30%。2009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在整个电力装机当中大概占24%,在发电量当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6%。因此,中国的水电开发还很不够。

        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小平也表示,极端环保主义者一直在反对建设水电大坝,认为水电造成了很多的环境负面效应。但任何能源,无论是新能源、清洁能源都有负面效应。比如发展风电会出现打死飞鸟的情况、搞太阳能会有多晶硅的废弃物的污染。任何事物都要进行相对的比较。韩小平称,如果说水电会造成更多的污染,那么发达国家的环境应该比我们更差。事实上这些发达国家环境比比中国更好。

        比较中国与国外的水电开发比重指标,似乎很有说服力,中国的水电开发比例的确与欧美国家相差很大。因此,中国大力发展水电就没有错。国家能源局提出的“在可用的4亿千瓦水力资源中,有3.8亿千瓦必须得到开发”的目标,就是合理的。

        然而,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这种比较分析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环境承载力。在不同的国家,自然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条件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各国的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都不相同。而环境承载力是判断水电开发强度是否合理的重要前提。有的国家环境非常脆弱,可能10%的水电开发比重就已经严重过头了,而有的国家环境承载力高,这样水电开发的比例就可以高一些。

        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自然地理条件并不算好,地形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大部分处在季风气候区,适宜人口居住的空间并不富足,再加上有13亿多的人口,整体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都比较脆弱,压力很大。中国长年来不顾生态环境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中国近年来高强度开发黄河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等多条河流的水力资源,极大地破坏了森林植被,进一步削弱了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变得脆弱。这意味着,中国的生态环境并不允许中国在水电开发上要直追欧美国家的比例。因此,不考虑环境承载力,直接拿欧美部分国家的数据来与中国做比较,这是乱弹琴,这是外行人的做法。

        中国未来的能源利用已经确定在水电方面“下重手”:中国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15%的目标当中,有9%要靠水电,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了积极发展水电的目标。令人忧心的是,中国的水电开发已经大规模上溯到西藏地区。水电部门紧盯的是,西藏水力资源的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4亿千瓦,但截至2009年底,西藏全区水电装机只有80万千瓦,开发程度不足千分之六。这意味着中国未来还面临一轮高强度的水电开发。

        中国的政策部门已经形成了一个顽强的思维定势——中国的水力资源注定了要为经济增长服务,要开发出其经济价值。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在这种主流思维下,中国也注定了还要经历一轮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大破坏!

打印】【关闭
上一篇:
风电在争议中前行
下一篇:
2025年Q1中国在全球市场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统计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