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能源电力

能源形势向好 通胀预期影响能源消费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4-25

能源形势向好 通胀预期影响能源消费

        国家能源局4月22日召开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数据显示,一季度,火电量9006.5亿千瓦时,增长10.6%,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水电量1136.2亿千瓦时,核电量205.8亿千瓦时,风电量188亿千瓦时,水电、核电和风电增速分别高出火电增速22.3个、6.8个和49.8个百分点。

        “我国正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稳步推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说。

        据悉,继山西、河南拉开煤炭企业整合序幕之后,6月底前,陕西煤炭企业个数将从522家减少到120家以内,煤矿数量减少到450处。到2013年,贵州计划年产量500万吨及以上企业集团的煤炭产量要达到全省总产量的60%,内蒙古煤炭企业最低生产规模要达到120万吨/年,企业数量控制在80—100家。

        与此同时,我国正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一季度,全国核电、风电累计投资243亿元,占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近4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王思强称,正加快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页岩气等专项规划,上海等五个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风电并网技术规划和调度办法,制定内蒙古、东北、新疆和东南沿海风电消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合计占财政支出总额的2/3左右,有助于居民用能结构和用能水平的改善。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加快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组织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比重;推进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和改善边疆地区用能条件。

        全社会用电量今年预增10%—12%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口径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发电量106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国家能源局预计,上半年全国将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左右;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61万亿—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12%。

        王思强表示,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增长的动力较强,能源形势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不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二季度及全年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国际看,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二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日本地震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地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从国内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3月份CPI同比上涨5.4%,PPI同比上涨7.3%,宏观调控面临较大压力。另外,年初以来,新“国八条”及各地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对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20%的历史高点,近期又上调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能源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国家能源局发布报告:一季度能源需求增长较快
下一篇:
2025年Q1中国在全球市场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统计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