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更多视点

惠州: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6-2

惠州: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经济区,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9.7万。惠州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前景远大的城市,也是华南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惠州近几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历史悠久 风光秀丽

        惠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岭南名郡”之称,历经1400多年。北宋杰出文学家苏轼寓居惠州3年,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东江纵队指挥部所在地。现代涌现了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惠州人文底蕴丰厚,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江客属民俗、东樵宗教、东坡寓惠、东江革命历史“四东”文化。
        惠州风光秀丽,生态优美。惠州集山、湖、江、海、泉、瀑、林、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称,自然风光秀丽,是珠三角东部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城市。惠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旅游景区(点)70多个,现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18处,其中国家级4A景区8个。拥有海域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的海洋大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6%。在广东省城市环保责任考核中名列第一。城市饮用水和城镇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不仅适宜居住、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更适合发展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惠州已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城市综合功能完善,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在这里,人文环境和谐,企业诚信经营,人民生活舒适。惠州人民以勤劳、俭朴、热情、包容的淳朴民风著称,形成了“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城市品格,铸就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今年,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惠州居民幸福感列全省第一。

        经济潜力巨大 新兴工业强劲

        惠州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培育了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以及侨兴、亿纬锂能、富绅、雷士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并成功创立了TCL手机、电话机、王牌彩电、富绅衬衫、德赛电池、华阳车载电子、侨兴电话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络。与此同时,惠州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型经济道路,大胆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积极吸引外资项目在惠州发展,目前,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有近30家在惠投资,韩国三星、LG、日本索尼、美国可口可乐、科锐和中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纷纷在惠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和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也先后落户惠州并已建成投产,由此惠州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强势经济进一步壮大。
        惠州是发展强劲的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惠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商贸物流、汽车零配件、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州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石化数码产业名城,荣获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照明电器品牌基地”、“中国女鞋生产基地”、“中国梅菜之乡”和“中国甜玉米之乡”等称号。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近年来全市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成为广东最具发展潜力、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730亿元,增长18%,总量位居广东省第6位,进入中等收入地区和经济增速最快城市行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94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5亿元,增长19%;外贸出口总额 202.3亿美元,增长1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增长3.1%;全市财税总收入597.9亿元,增长3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2亿元,增长29.2%。据中国社科院《2009-2010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惠州跻身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城市前十名。
        惠州是迅速崛起的石化产业新城。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和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两个特大型石化项目为龙头,带动了忠信化工、日本三菱、李长荣橡胶、开氏石化等一批中下游项目落户,形成了炼化一体石化产业链,达到年产95万吨乙烯、1200万吨炼油的规模。大亚湾石化工业区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重点园区和广东省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目前已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石化项目60个,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石化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石化工业示范园区。“十一五”期间,全市石化产业实现年均62.5%的高速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30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7%,一座世界级的石化新城正在崛起。

        信息产业崛起加快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市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1000多家,本地培育了TCL、德赛、华阳、侨兴、光弘电子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集聚了三星、乐金、索尼、联想等一批大型跨国企业。其中TCL去年以458.08亿元的品牌价值,继续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形成了以平板显示、移动通信、LED、汽车电子和新型电池为主的优势产业。惠州生产的多项电子产品产销量均处于全国前列,技术居于领先水平。其中,惠州激光光头产能世界排名第一,占全世界年产量的40%以上;TCL彩色电视机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手机总产量超 2亿台;LED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从芯片封装到显示应用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LED显示应用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全市LED总产值超过百亿元。惠州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单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汽车音响、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平板显示生产基地。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89亿元,增长20.3%。
        当前,惠州正处于加快转型、优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正围绕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全力推进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等“八大基地”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加速融入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力争早日进入珠三角发达地区行列。

打印】【关闭
上一篇:
黑龙江期待加大对俄“人民币结算”
下一篇: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50万辆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