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8日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朱志泉要求全省食药监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回顾2015年工作,总结“十二五”成效,谋划“十三五”思路,全面开启2016年食药监工作新局面。 全省系统携手攻坚,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2015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朱志泉指出,2015年,全省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网六体系”十大重点项目实施为突破口,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深化体制改革,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省系统围绕规范化,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全省824个监管所实体化运行,1304个乡镇建立食安办与市场监管所、公安派出所协作机制,97%的县建立协管员、信息员保障机制。围绕专业化,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全面理顺“四品一械”检查认证、技术审评工作体制,药械审评能力位于全国前列。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组建到位,县级资源整合加快推进,45个县(市)开展整合。分层分类推进队伍轮训,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围绕系统化,着力完善运行机制。切实完善法律法规、理顺执法机制、加强监管保障,系统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二)守牢安全底线,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 全省系统认真履行“四品一械”监管职责,全程监管“有方”,“四品一械”质量管控措施有效落实,“智慧监管”工程稳步推进,全省药品生产、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总部电子监管入网率均达100%。隐患治理“有效”,完成药品监督抽验14986批次、地产食品抽检监测20616批次,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和地产食品生产企业、品种、项目均实现“全覆盖”。违法打击“有力”,启动实施“餐桌安全治理行动”,深入开展肉品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和“四品一械”8大专项行动,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6473件。应急管理“有序”,圆满完成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任务,没有发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三)服务发展主线,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全省系统实施鼓励研发创新、推动兼并重组、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推动入园集聚发展、扶持制剂出口等创新服务举措,发挥监管导向性作用,助推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开展食品医药产业“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和“服务产业、服务公众、服务基层”专项行动,搭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多个国际先进药械项目落户浙江,一批创新、高端产品上市或进入审批绿色通道。 (四)创新工作载体,共治氛围进一步浓厚。 以民生实事抓手,提升公众满意度。全省建设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阳光厨房”4015家,建成城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安全快检室539家,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以信息公开为先导,构建信用体系。搭建“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开展食安金融征信试点,有力倒逼企业尚德守法。以责任保险为突破,撬动第三方监督。发挥保险公司风险化解、风险防控作用,全省投保单位8738家,保单金额约200亿元。以科普宣传为途径,引导公众参与监督。组织开展2015年大型食品安全知识展览、“四个你我”等宣教活动,在浙江经视创办《食药聚焦》专栏,营造了浓厚的共治氛围。 朱志泉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省系统戮力同心,为“十二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全省系统抓改革建体系,抓监管保安全,抓服务助转型,破解了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态势有序可控、稳中向好。 准确把握“十三五”核心任务,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 全力以赴做好2016年重点工作 “十三五”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朱志泉指出,要牢固把握“十三五”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核心任务,紧盯“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决策部署,力争通过“十三五”努力,达成“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大省”和“医药强省”建设目标。要准确定位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的路径和目标,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融贯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系,坚持专业监管、依法治理,坚持责任共担、社会共治,坚持精准服务、创新转型,努力推动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现代治理能力、产业竞争力、群众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要切实增强“三网六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眼“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将“三网六体系”作为贯穿“十三五”的工作主线和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的工作重心。 朱志泉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总局各项决策部署,紧盯“大省”、“强省”目标,启动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坚持“三网六体系”工作构架,以保障G20峰会安全为总抓手,构建食品药品安全“护城河”,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创新监管,努力实现“十三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良好开局。 (一)突出抓好“一个基础”。 按照“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的“四有”要求,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一要“强基”。抓好基层站所和乡镇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建设设备齐全、顺畅高效、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规范化基层站所,30%以上乡镇食安办达到规范化要求。二要“提能”。实施监管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专业化监管能力。加快审评审批、行政执法、产品追溯等平台建设,整体提高监管执法信息化水平。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差异发展、合理布局,健全技术支撑体系。三要“明责”。明确履职要求,厘清履职边界,探索构建“明责、履责、尽责、免责”的监管责任体系。四要“聚力”。健全责任落实、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运行机制,培育系统文化,提升系统干部的价值认同感和系统归属感。 (二)全力落实“两项责任”。 食品药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用“四个最严”标准,确保“产”、“管”责任双落实。首先,要狠抓主体责任落实。一要严明法规体系,制定《浙江省食品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完善监管制度,扎紧制度篱笆。二要严密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全面实施药械GMP、GSP,推动食品企业实施HACCP,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准则。三要严格“双随机”抽查,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督促企业提高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四要严肃信息公开,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许可、抽检、处罚等信息全公开,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提升企业违法成本。其次,要狠抓监管责任落实。一要强化日常检查,针对重点风险制定检查指南,严格全程管控。二要强化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建立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经营、从企业到作坊全覆盖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体系,建立全链条风险管理模型。三要强化违法打击,深化餐桌安全治理,开展大抽检、大排查、大整治,形成严打高压态势。四要强化应急管理,健全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守牢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红线”。 (三)着力凝聚“三股合力”。 一要党政同责聚合力。发挥“平安浙江”等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到位。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支持杭州、宁波两市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开展省级创建,形成三级联动、市县联创的工作格局。二要部门联动聚合力。健全信息通报、形势会商、联合执法等联动机制,进一步厘清监管边界,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加强各级食安办建设,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三要社会共治聚合力。出台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实施意见,引导社会各界有序参与共治共管。深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行业自律,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治理。深化媒体合作,完善宣教体系,进一步弘扬食药安全“正能量”。 (四)不断深化“四项改革”。 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以制度创新助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一要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服务,提升“互联网+”政务,把办事大厅升级为网上办事大厅。二要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引导企业提升药品质量和疗效。三要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医疗器械分类改革,完善创新产业绿色通道机制;强化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确保临床数据真实、完整、规范。四要深化食品注册许可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注册和监管,建立食品生产许可审核评价机制,启用新版《食品经营许可证》。 (五)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按照省委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工作要保持定力、练好耐力,打好持久战;要精准发力、集中用力,打好歼灭战。全省系统要敢于动真碰硬,全力推动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落地生根。二要强化调查研究。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县域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试点,营造争先创优、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三要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负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之以恒反“四风”,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廉政风险防范,规范权力运行,强化重点监督,确保食品药品和干部队伍“两个安全”。 朱志泉提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以更大的决心、更佳的作风、更大的力度,打好“十三五”开局关键一战,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