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制造业是“互联网+”的主战场,明确了“互联网+”行动的重点方向和深远意义。尽管仅靠“互联网+”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但是其驱动创新、引领发展的历史作用不容质疑。 “中国制造”提质升级的需要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工业体系,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防实力的明显增强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但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明显变化,技术革命引发产业转型,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新格局。在国际上,即使是工业化进程已完成的国家,在已有工业强国基础上,仍然提出“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有的工业国明确指出意在应对中国挑战。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新常态的形成,都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肩负着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的重任。“中国制造”的提质增效升级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是加快“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重大举措。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既是“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也是互联网经济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影响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实质上是发挥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的驱动作用,使制造业转移到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基础设施上来,实现工业体系由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迈向信息化的第三次飞跃。 制造业是“互联网+”的主战场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综合信息物理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与制造业全方位深度融合集成所形成的新产业生态。工业互联网支持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目前主要工业国都加紧研究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新的标准体系正在形成中,这是一件具有制高点意义的工作。 《意见》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创新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灵魂,制造业也是“双创”的主战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尤为重要,中小企业是“双创”新生态中最有潜力、又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双创”服务平台可以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也可利用互联网企业开放平台,建设第三方平台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互联网+”,有难度。由于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更需要政府的重点关注、扶持,需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手段,既不可无所作为,也切忌揠苗助长,特别在运用公共资金上,需要多研究、善选择、讲实效,有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