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政策法规

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6-7-20

 

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十三五是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交通運輸發展必須堅持以四個全面爲統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使交通真正成爲發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高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水平。標準化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技術性基礎工作,是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務、支撑和引領行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爲統籌推進行業標準化工作改革,完善標準體系,强化標準實施,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標準化水平,制定本規劃。

規劃編制以國務院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精神爲指導,依據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按照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總體部署,明確了十三五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提出了管理制度機制建設、强制性標準制修訂、推薦性標準制修訂、標準國際化、標準實施、計量體系建設、工程産品和服務質量監督、標準化基礎能力建設八個方面主要任務,指導十三五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

一、現狀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二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深入貫徹國家和行業標準化工作戰略部署,在規範市場秩序,提升工程、産品和服務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面促進了交通運輸業持續快速發展。

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建立。成立了交通運輸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指導交通運輸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統籌協調銜接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標準和重大事項。構建了26個覆蓋交通運輸主要領域的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凝聚了一大批從事標準化工作的人才隊伍。制定了較爲全面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郵政領域的標準化管理制度,爲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技術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構建了較爲完善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郵政技術標準體系,發布了綜合交通運輸、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設、道路運輸、城市客運等重點標準體系。在高速鐵路、公路工程、水運工程、城市客運、運輸服務、郵政快遞、安全應急、節能環保等領域,加大急需標準的制修訂,現行有效標準達到3200余項,滿足了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質量保障體系得到加强。在工程建設資質管理、項目審查、質量監督、工程驗收等環節,通過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工程及産品質量監督抽查等手段,强化了現行有效標準實施。發布了重點監督管理産品目錄,連續多年對道路瀝青、公路護欄、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設備、北斗導航車載終端等重點産品開展了質量監督抽查。成立了國家道路與橋梁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和國家船舶艙容積計量站等,初步形成了行業計量量傳溯源體系。

標準國際化工作得到推進。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國際標準化活動,主持制定國際標準20余項。組織編譯出版110餘本交通運輸標準規範外文版,幷在海外工程項目中使用,推進了交通運輸標準走出去。組織編譯出版《國外道路最新技術與標準規範譯叢》,爲國內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規範提供了重要樣本。

但是,與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和行業發展需求相比,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行業標準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二是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標準總量、質量尚不滿足行業發展需求,綜合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急需加快。三是標準實施監督機制有待完善。四是標準化人才隊伍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經費保障有待落實。

(二)形勢要求。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决勝階段,是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重要時期,也是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迫切需要緊貼經濟社會和交通運輸發展需求,從促進行業提質增效升級出發,充分發揮市場主體活力,聚焦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强標準體系建設,發揮標準化的技術性基礎作用。

——深化交通運輸改革,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發揮好標準的規製作用,推動創新發展,依據標準加强事中事後監管,推動管理方式從重審批轉向重規章、重標準。推動建立統一市場體系,保障公平競爭,需要發揮好標準的杠杆作用,健全協調配套、開放透明的標準體系,維護市場的健康發展。

——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以及郵政行業發展,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需要發揮好標準的銜接作用,推動協調發展,通過標準促進各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推動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在綜合交通運輸中的深度應用,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

——推進安全生産和節能環保,實現交通可持續發展,需要發揮好標準的門檻作用,推動綠色發展,在規劃、建設、運營、養護等環節嚴把准入關,推動標準升級,有效提高安全生産管理和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水平。

——促進交通運輸質量發展,推動轉型升級,需要發揮好標準的支撑作用,加强國際合作,推動開放發展,夯實標準、計量、認證和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提升工程、産品和服務質量水平。

——提高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保障經濟發展和百姓出行,需要發揮好標準的引領作用,推動共享發展,以標準優化運力結構,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創新運輸組織模式,延伸服務鏈條,全面提升交通運輸供給能力和運行效率。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總體要求,以滿足交通運輸發展需求爲主綫,統籌推進標準、計量、質量監督體系建設,完善政策制度,優化技術體系,强化實施監督,夯實質量基礎,提升國際化水平,充分發揮標準化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則。

改革引領。加强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出政府在强制性、基礎性、公益性標準中的主體作用;更多地發揮市場對標準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强化社會監督,創新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新格局。

突出重點。找准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安全應急、運輸服務、工程建設與養護、信息化、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滿足行業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

系統推進。加强標準與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協調銜接,推動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爲標準,提高標準制定、實施與監督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加强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能力建設,全面提升行業標準化發展的整體效益。

開放融合。拓展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的國際視野,深化對外合作與交流。接軌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高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著力推動特色優勢領域技術和標準的國際化進程,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國際影響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發展目標。

2020年,建成適應交通運輸發展需要的標準化體系(體系框架見下圖),標準化理念深入普及,標準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强,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能力顯著提高,標準化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國際標準化活動的參與度與影響力明顯提升,標準化對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發揮。

——標準化制度機制。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標準制修訂、實施監督和保障機制更加完善。

——標準制修訂。完成强制性標準梳理工作,在工程建設、安全應急、節能環保方面,完成重點强制性標準制修訂60余項;完善基礎通用、與强制性標準相配套的推薦性標準,在綜合交通運輸、安全應急、運輸服務、工程建設與養護、信息化、節能環保等領域,完成重點推薦性標準制修訂800余項。

——計量體系。在動態測量、遠程測試、無損檢測、多參數集成測試等量傳溯源方法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完成公路、水運計量技術規範60余項,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取得授權的數量30余項。

——質量監督。完成公路水運工程質量監督規定、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運輸産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修訂工作。工程、産品和服務質量監督相關機制更加完善,制定産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範40余項。

——標準化基礎能力。形成政府、企業、學會協會、科研機構等多方共建、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平臺和工作格局。

三、重點任務

(一)管理制度機制建設。

研究制定標準化管理、實施監督及評估辦法,完善標準制修訂程序,建立標準審查責任制,規範標準化工作各環節管理。强化對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考核管理。探索建立標準化成果獎勵制度,調動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成標準化信息平臺,實現標準制修訂過程的在綫管理和信息共享,提高標準信息公共服務能力與水平。建立强制性標準實施情况統計分析報告制度。推動免費向社會公開公益類推薦性標準文本。

加强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制定地方標準。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新活力,推動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培育和發展。選擇智能交通産業聯盟、公路學會等具有法人資格和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的社會團體開展團體標準示範試點,探索團體標準制修訂程序,及與國家、行業標準的銜接。支持交通運輸企業實質性參與國內外標準化工作。鼓勵企業制定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建立企業産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推進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

(二)强制性標準制修訂。

組織開展現有强制性標準的梳理,對不再適用的予以廢止,對不宜强制的轉化爲推薦性標準,對需要上升爲强制性國家標準的行業標準適時轉化。

强制性標準應嚴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産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滿足社會經濟管理基本要求的範圍內,具有充分的法律法規依據,技術內容與安全、健康和環保直接相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驗證性,能够保證强制執行效果。

工程質量强制性標準。制定公鐵幷行及交叉設施、公鐵兩用橋梁和隧道等綜合交通運輸複合通道相關工程技術標準。制修訂鐵路工程、公路路綫、水運工程地基等設計規範和公路工程、水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制定工程耐久性設計及施工强制要求,修訂高速鐵路驗收技術規範。

安全應急强制性標準。制定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産管理系列標準,制定鐵路、公路、水運等工程建設風險管理、安全設計標準。制修訂公路隧道運營安全管理、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以及道路、內河、港口危險貨物的包裝、裝卸、運輸等技術要求,修訂液化氣、石油化工碼頭安全作業規程。修訂道路交通標志標綫、導助航標志、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標志、航行警告等標準。制定內河船型尺度標準。制修訂船員職業安全與健康相關標準,以及潜水員、水上救生員安全作業規程相關標準。適時修訂郵政業安全生産設施設備配置和快遞安全生産操作相關安全標準。

節能環保强制性標準。制修訂鐵路聲屏障、環境保護設計等標準,修訂公路環境保護設計、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標準規範,制修訂水運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範。制修訂港口碼頭單位産品能耗限額、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等節能標準。推動修訂船舶防污染等標準。

(三)推薦性標準制修訂。

加强綜合交通運輸、安全應急、運輸服務、工程建設與養護、信息化和節能環保領域的推薦性標準制修訂,支撑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綠色智能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

推薦性標準主要包括基礎通用,與强制性標準相配套的國家推薦性標準,以及能够滿足行業重要産品、工程技術、服務和管理需求的行業推薦性標準。

綜合交通運輸領域。著力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郵政領域,涉及兩種及以上運輸方式協調銜接和共同使用的標準制修訂,主要包括綜合客貨運樞紐、旅客聯程運輸、貨物多式聯運、載運工具及換裝設備、綜合運輸統計與評價等方面。

重點領域一:綜合交通運輸

綜合客貨運樞紐:術語,通用技術要求,服務功能與規範,分類分級,導向標識標綫,安全應急通用規則,換乘區域設施設備配置要求,轉運設施設備配置要求等。

旅客聯程運輸:行李包裹事故代碼,站名代碼共享規則,服務流程規範,服務質量要求,客票及行李票樣,電子客票等。

貨物多式聯運:多式聯運規則,運單、提單、經營人基礎通用要求及服務質量評價,配載單元標識信息數據格式,郵件快件民航鐵路運輸交換操作要求和信息交換規範、貨物代碼等。

載運工具及換裝設備:鐵路聯運半挂車標識,載貨汽車、滾裝船跳板技術要求,基于標準裝載單元的多式聯運專用載運裝備和快速轉運設備技術要求,多式聯運可拆卸式貨箱標識、尺寸設計要求及試驗規程,駝背運輸換裝設備設施技術要求,半挂車專用滾裝船設計規範等。

綜合運輸統計及評價:旅客聯程運輸及貨物多式聯運運量計算方法,綜合交通運輸經濟社會、節能减排效益評價等。

安全應急領域。安全應急推薦性標準包括鼓勵采用的安全管理、評估技術,以及推薦的工藝技術及操作規程等。著力推進交通運輸設施運營安全監管、旅客運輸、危險品貨物運輸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標準制修訂,主要包括運營安全管理、旅客運輸、危險品運輸、道路清障救援、海上救助打撈、溢油及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管理等方面,以及在役公路、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公路水運橋隧建設項目,港口危險貨物罐區等領域的重大事故隱患評估技術標準。

重點領域二:安全應急

運營安全管理: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港口安全生産監管規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評價規範,公共汽電車運營安全管理規範,城市軌道交通設備設施維護與更新管理規範等。

危險貨物運輸:特殊危險化學品內河運輸安全風險評估導則,空運危險品包裝測試規範等。

水上救助打撈:直升機救生安全規程及救生裝備配置要求,特殊環境條件下的潜水作業規程,大深度、大噸位、複雜條件打撈作業安全規程等。

溢油事故應急處置:港口碼頭溢油遙感監測應用技術規範,港口碼頭溢油應急設備配備要求,船舶污染清除作業單位應急能力要求等。

運輸服務領域。著力推進運輸服務基礎條件、運輸服務作業程序、運輸裝備技術和運輸服務質量的標準制修訂,主要包括客貨運輸服務、貨物運輸作業、客貨運輸質量、運輸設施與設備、城市公共交通、汽車維修與後市場服務、從業人員培訓、服務評價與投訴以及信用評級等方面。

重點領域三:運輸服務

客貨運輸服務: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服務,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指南及運營規範,道路冷鏈運輸、零擔運輸等服務規範,貨物運輸跟踪與監控系統,公共航空運輸航班超售處置規範,快遞冷鏈服務規範等。

運輸設施與設備:道路貨運車型標準化系列標準,客車駕駛員疲勞警告系統技術要求,智能集裝箱通用技術要求,快遞服務專用車型系列標準,多挂汽車列車運行技術要求等。

城市客運服務: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技術規範、行車組織規則,公共汽電車場站配置規範,混合動力、天然氣公共汽車配置要求,預約出租汽車服務規範,城市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技術要求等。

汽車維修與後市場服務:汽車維修結算清單規範格式,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技術規範,汽車維修救援服務規範,汽車綠色維修指南,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規範,汽車保修設備技術要求,汽車維修及汽車後市場發展評價指數等。

服務評價與投訴及信用評級: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業務流程、總體技術要求、運行質量評價、業務分類及編碼規則,道路水運貨物運輸服務質量評定,汽車維修服務質量評價,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評價方法,郵輪運輸服務質量評定、郵輪載運旅客滿意度評價方法,公共航空運輸消費者投訴處理規範,快遞服務質量測評規範,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城市客運等領域的信用相關標準規範等。

工程建設與養護領域。工程建設與養護推薦性標準是在工程質量强制性標準基礎上,鼓勵實施的設計規範、施工養護技術、檢測評價方法和工程定額等標準。著力推進鐵路、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與養護技術標準的制修訂,主要包括特殊設計、精細化施工管理、運營養護、檢測評估等方面,推動工程建設領域信用相關標準規範的制修訂

重點領域四:工程建設與養護

勘察設計施工:鐵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設計標準,公路長壽命瀝青路面技術規範,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範,公路水運工程建築信息模型(BIM)和信息數據編碼規則標準,工程耐久性標準,快件處理場所設計指南等。

運營養護:鐵路基礎設施運營維護標準,公路隧道加固定額,通航建築物養護標準,航道養護工程定額,內河航道維護技術規範,城市軌道交通主體結構運營監測與評價方法等。

檢測評估:鐵路路基支檔結構、混凝土檢測規程,公路橋梁耐久性檢測評定規程,航電樞紐檢測與安全評估標準,水運工程水工建築物原型檢測與評估標準等。

信用評價:公路水運工程咨詢單位信用評級、運營養護企業信用評級、施工企業(行爲)信用評級、監理企業信用評級、試驗檢測機構信用評級等。

信息化領域。著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基礎信息交換共享、新一代信息技術共性應用、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等領域的標準制修訂。主要包括基礎數據信息、數據交換共享、基礎設施設備、網絡與信息安全、信用信息標準等方面。

重點領域五:信息化

基礎數據信息:交通信息資源核心元數據,交通信息資源標識符編碼規則,交通公安信息數據元標準,快遞營業場所等基礎數據元等。

數據交換共享:交通運輸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目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互聯共享、信息資源互聯共享技術指南、空間信息應用共享交換,內河航運數據共享技術規範,集裝箱鐵水聯運數據交換,港口物流作業數據交換技術要求,海上溢油應急數據交換規範,海上安全信息數據交換,航標數據交換,快遞服務製造業信息交換規範等。

基礎設施設備交通運輸物聯網標識編碼規則,交通運輸電子政務雲平臺建設技術指南,交通無綫傳感網絡通信與布設要求,船聯網終端設備技術要求,車路協同系統系列標準,民用車船載北斗衛星導航終端設備技術要求,北斗AIS系統技術要求,基于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重點橋梁、邊坡和隧道安全監測系統標準,水上無綫電通信設備技術等。

網絡與信息安全:交通運輸行業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技術指南,交通無綫傳感網絡安全技術要求,郵政業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等。

信用信息標準:信用信息格式、信用信息分類、信用信息編碼等。

節能環保領域。節能環保推薦性標準是對行業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具有一定影響,與節能環保强制性標準配套使用的管理和産品標準。著力推進交通運輸環保監測與評估、環保材料應用,以及規範産品能效和排放管理的標準制修訂。主要包括環境保護評價、環境保護監測、材料循環利用、耗能産品設備能效、節能减排評價、污染排放等方面。

重點領域六:節能環保

監測與評估:交通運輸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監測技術規範,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要求,港口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範,交通運輸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綠色交通設施評估技術標準,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統計指標及計算方法、環境後評價規範等。

材料循環利用:路用煤矸石技術要求,道路廢弃物再生利用裝備技術要求,工業廢渣用路面材料技術要求、分級體系,郵政封裝用品系列標準等。

能效與排放:營運車輛能效與CO2排放等級及評定方法,港口用能設備能效等級及評價方法,港口能耗在綫監測技術規程、港口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規程,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監測技術規範、港口企業碳排放核查技術導則,煤炭礦石碼頭粉塵控制設計規範、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節能評估規範、碼頭油氣回收設施建設技術規範、液化天然氣碼頭設計規範和液化天然氣加注碼頭設計規範等。

(四)標準國際化。

加强國際標準跟踪、評估以及中外標準差异性和等效性研究工作,結合國內外交通運輸生産實踐,加快國際標準國內化進程,加快轉化適合我國國情的國際標準,提高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深入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培育和推動行業優勢特色技術標準成爲國際標準,提高我國在國際標準化工作中的影響力。大力推進自主研發標準走出去工作,組織重要鐵路技術規範,公路、水運工程技術標準等的外文出版,結合海外工程承包、設備出口和對外援建推廣中國標準。加强標準化工作的國內外宣傳交流與培訓,學習借鑒典型發達國家的先進標準化管理經驗,推動標準化工作與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相適應。

(五)標準實施。

完善標準實施推進機制。健全標準解釋機制,做好重要標準釋義。充分發揮政府在標準實施中的作用,通過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産品質量認證、市場准入、工程驗收管理等方式,促進標準實施;更多依靠標準規範,加强事中事後監管,適應政府職能轉變;運用標準化手段規範自身管理,提高公共服務效能。引導企業建立促進技術進步和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企業標準化工作機制和技術標準體系。鼓勵行業協會、科研機構、標準編制單位以及相關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開展標準宣貫培訓工作。

圍繞綜合客運樞紐、旅客聯程聯運、貨物多式聯運、鐵路工程建設、道路貨運車型、快遞運輸車輛、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交通標志標識設置等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完善成套系列標準體系,加快研製重點標準,提高標準的適用性和可行性。結合工程實施,系統推進成套標準的宣貫與應用,有效支撑和保障行業重點任務的順利推進。

落實標準審查責任制,規範復審程序與要求,强化對標準文本編寫質量的評估。組織開展强制性標準和重要公益類推薦性標準實施情况檢查,研究建立標準實施信息反饋機制,通過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結果的采信和應用,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探索建立標準評估指標體系,形成穩定、長效評估機制。

(六)計量體系建設。

完善交通運輸專業量傳溯源體系。加强交通運輸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開展計量標準器具研製,重點研究動態測量、遠程測試、無損檢測、多參數集成測試等量傳溯源方法。編制交通運輸計量技術規範體系表,加强計量技術規範制修訂。

加强計量服務能力建設。加强國家道路與橋梁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和國家船舶艙容積計量站建設,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推動省級(區域)專業計量站發展和行業計量服務網絡建設。籌建全國交通運輸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健全行業計量管理協調工作機制。

加强行業計量監督管理。完善交通運輸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加强對安全防護、環境監測、行政執法等領域計量器具的監管,提升行業重點計量器具質量。强化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計量檢定及服務能力建設。加强對行業計量檢定技術機構和檢定技術人員的監督管理,規範檢定行爲。

(七)工程、産品和服務質量監督。

加强工程質量監督和安全監管。修訂公路水運工程質量監督規定和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辦法。加强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執法,完善工程質量安全督查機制。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和質量安全信用信息采集評價機制。加强工程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爲曝光制度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

强化産品和服務質量監督。完善交通運輸産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修訂行業重點監督管理産品目錄,健全産品質量監督抽查部省聯動機制,擴大抽查種類和範圍,加大抽查力度。制定重點産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範。開展服務質量監督抽查試點。

提高檢驗檢測能力。繼續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建設高水平的檢驗檢測技術聯盟,提高設施、設備和數據等資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科學、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檢驗檢測體系。支持檢驗檢測機構研發和運用新技術、新裝備,改進檢驗檢測手段,提高檢驗檢測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推進行業重點監管産品的認證工作。完善自願性認證制度,提高自願性産品認證在設計、招投標、工程建設等活動中的采信度。著力開展節能减排産品等的認證工作。探索服務認證方法及模式,逐步開展服務認證。

(八)標準化基礎能力建設。

加强標準與科技互動,將標準制修訂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科研計劃,對重要標準的研製積極申報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將標準作爲相關科研項目的重要考核指標。應用科技報告制度促進科技成果向標準轉化。推進專業性標準化科研機構建設,加大科研基礎條件和人才培養投入,支持其承擔標準化科研項目。加快標準化科研機構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加强標準化技術支撑機構建設。優化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布局,减少專業交叉,加强專家隊伍建設。加强跨領域、綜合性聯合工作組建設。提高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構成的廣泛性、代表性。支持標準化科研機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標準出版發行機構等,加强標準化服務能力建設。

加强標準化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和企業標準化人員培養,加强行業計量、檢驗檢測、認證人才隊伍建設。加强國際標準化人才培養。建立行業標準化專家庫。將從事標準化工作的業績與技術職稱評定、個人榮譽與待遇挂鈎,吸引優秀專業人才從事標準化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規劃實施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交通運輸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作用,理順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機制。部管國家局、部內相關司局以及各地區分工負責,組織和動員各方力量推進規劃實施,發揮好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推動標準實施監督和評估方面的作用,部加强對地方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做好相關專項規劃與本規劃的銜接,抓好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的責任分解和落實,幷將本規劃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納入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年度計劃,將規劃實施情况納入績效考核。加强標準化工作制度建設和制修訂計劃安排。健全標準化統一管理和協調機制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確保規劃落到實處。跟踪規劃實施進展,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效果評估,對規劃進行調整、優化,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協調推進機制。

加强統籌協調,切實把研究、制定、宣傳、實施、監督、創新和國際化作爲標準化工作的有機整體,實行全過程管理。加强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强化對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建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科研機構的協同機制,大力推進科技研發與標準研製一體化。建立標準化技術機構間的交流研討機制,推動相關技術標準的銜接協調。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充分發揮企業、學會協會、科研機構、高校、出版機構各方在標準制修訂等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標準化工作合力。

(三)建立多元化資金渠道。

對交通運輸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外文版編譯出版、組織實施和監督等標準化工作及相關國際標準化工作經費,納入部門預算予以保障;對推薦性地方標準相關工作經費,積極爭取地方財政予以保障;對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加大投入。

(四)加强標準化宣傳。

 

加强標準化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宣傳和重大標準宣貫。充分利用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傳播標準化知識,擴大標準的影響力。配合世界標準日、質量月等,積極開展標準化宣傳活動,向行業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人員宣傳標準化理念,促進其提高標準化意識,營造標準化工作的良好氛圍。

打印】【关闭
上一篇:
经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下一篇:
2020年6月煤炭政策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