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机械制造

银行体系流动性越紧越需加强监管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6-2

银行体系流动性越紧越需加强监管

        每逢月末,频频可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消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当周,共有308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较上周增长32.2%,成为近期理财产品发行最多的一周,其中,6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达到85%。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滚滚而来,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冲时点”效应凸显,而更为直接的是体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结构性紧张。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趋严,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央行通过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缩减商业贷款,在短短半年之内,使得广义货币供应量M2开始迅速下滑。4月末,M2增速已经回落至15.3%的稳健目标之内。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已经整体回落,流动性出现结构性紧张。

        如果银行手中资金吃紧,需要频繁地向同行拆借,那么利率自然会上涨。因此,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表现非常明显。央行发布的2011年4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16%,较3月份上升23个基点;7天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3.01%,较3月份上升59个基点。4月份同业拆借利率上行,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明显紧缩。

        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状况,还表现在理财产品的集中发行上。目前,市场上不少理财产品起点金额只要5万元,期限不足一个月,预期年收益率超过4%。特别是在节假日来临之际,由于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一般要在节假日前取出存款,通过银行等渠道汇回老家,一些银行储蓄存款有可能受到影响而下降,形成季节性流动性紧张局面。为了弥补流动性储备不足,达到存贷比等监管要求,银行往往通过在月底发行次月初成立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来缓解存款压力。除了热衷于发放理财产品,不少商业银行还加大了对各分支机构存款考核、奖惩力度,激励业务员多拉存款。银行之间争夺存款的压力之大、形式之繁多,在银行业已经不是秘密。而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在部分中小银行机构中表现则更为突出。

        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的急剧增加,已引起监管层的警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在近期提出,要防范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持续、动态的监测,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并要求银行切实规范存款业务经营与考核行为。

        根据监管规定,目前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指标有流动性比率、超额准备金率、核心负债比率以及流动性缺口比率等,其中,流动性比率依然沿用了此前25%的监管底线。据某银行分析人士透露,在流动性整体紧缩的情况下,流动性比例不达标的机构数量估计会有一定增长。在银监会的要求下,各银行在近期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也纷纷展开了流动性压力测试。这些足以说明,无论从监管当局还是银行自身,都须对当前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提高防范。

        近期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的新监管标准中,银监会引入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提出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新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主要反映未来30天内特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而净稳定资金比率,是根据银行在1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目的在于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银监会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国内银行仍坚持传统的业务模式,存款和贷款占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在引入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的同时,仍保留并优化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融资集中度等流动性监管指标,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控和监测指标体系。

        上述监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在银监会预警流动性风险的同时,银行方面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也亟须提高。特别是中小银行,更需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投向,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流动性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降低流动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负面冲击。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欧盟反倾销大棒挥舞 紧固件企业积极求生
下一篇:
工信部:农业机械2020年国产化达到90%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组织结构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