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服务行业

2011年7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量下滑超3成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8-4


        往年火爆的土地市场今年以来却显得有些冷清。根据中国 指数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7月,130个城市住宅用地共成交1.89亿平米,同比下降10.4%;而商办用地则成交5534万平米,同比大幅增长41.7%。对此,长江证券首席地产分析师苏雪晶就表示,今年房企拿地确实没有以前积极,“主要还是对今后的政策没把握,不知道今后的调控方向。”

        而在有关部门表态将制定新一轮“限购令”的7月,土地市场成交量的下降更为明显,住宅和商办用地成交量环比降幅分别达33.9%、47.3%,同比降幅分别为37.2%、12.4%。

        住宅用地溢价持续走低

        在成交量同比下滑的同时,住宅用地的成交价格与溢价方面也是持续走低。

        2011年1-7月,全国住宅用地平均溢价水平仅为16.2%,不及去年同期一半,亦低于去年全年的33.6%(2009年为51.7%);商办用地溢价水平为21.4%,亦比去年同期低17.9个百分点。

        而在有关部门表态将制定新一轮“限购令”的7月,住宅用地溢价率进一步降至9.7%,接近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

        同时,1-7月份全国单价和总价地王的价格水平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并且随着调控的深入,其价格水平也是逐月走低。

        2011年1-7月,住宅用地总价前10名地块有7块在1-3月份成交,而5、6、7三个月份则分别只有一宗。其中总价前四名地块有三宗属于底价成交。成交总价前十名之和为去年前十名之和的49%。

        单价地王方面,前十名平均水平为去年全年的56.3%,且有8宗在1月和2月产生,4-5月2宗,6-7月无地块进榜。

        企业拿地谨慎

        数据显示,2011年1-7月,全国130个城市招拍挂市场共推出住宅用地2.3亿平米,同比下降13.7%,计划完成率约30%(国土部公布2010年全年完成率为67.9%)。而在住宅用地遇冷的同时,商办用地推出6600万平米,同比增长16.9%。

        对此,有开发商就表示,其实今年的土地供应还是很充足的。虽然从绝对值上看,供应量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很多开发商缺少拿地热情。所以说供应量并不少。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就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353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其中,住宅类土地流标数量为163块,占比达到46%。7月份的土地流标数更是达到61块,相当于1-2月流标数的总和。包括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镇区等热点地块均遭遇流标,而中粮万科长阳半岛(论坛)项目此前还曾因销售火爆而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这种地块都遭遇流标的情况下。显然,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并不高。

        并且,为了控制风险,开发商们更多的开始选择合作拿地,并且单次拿地的面积也越发“袖珍”。

        中原地产的研究报告则显示,中海、保利、招商、万科、绿城等9家标杆房企在2011年上半年,共在全国共获得了100宗地块,其中单幅出让面积在10万平米一下的地块比例比往年有所增加,占到了54宗,超过了所拿的地块的一半。

        而在以往,大型品牌房企在拿地时更多的是关注出让面积比较大的地块。因为相比于小地块,面积大的地块更容易大开发商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产生更大的收益。而随着大型房企越来越多的介入小幅地块的竞拍,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无疑会更加紧张。
打印】【关闭
上一篇:
石家庄将优先发展物流、设计等五类服务行业
下一篇:
社科院: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或将迎来短期调整期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组织结构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