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冶金行业

稀土:从龙头企业看稀土功能材料行业市场发展方向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5-9-9


       日前,银河磁体发布《210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36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9%。公司各类磁体新客户数量均有一定增加,其中汽车用磁体市场开拓成效明显,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硬盘用磁体和其它粘结磁体市场没有大的变化,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而光盘用磁体下游需求持续萎缩,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一直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行业。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中国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低碳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服务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的稀土功能材料将成为发展重点。
       稀土功能材料行业中主要以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主,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端应用市场,如EPS、新能源汽车等。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和人类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低能耗、低噪音、废气少的电动或混合动力车成为了大家追求的目标。粘结钕铁硼磁体具有磁性能高,体积小,效率高的优势,使用钕铁硼磁体的电机效率比普通电机高8%~50%、电耗降低10%以上、体积和重量可减少30%以上。实现汽车向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化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此外,粘结钕铁硼磁体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汽车的微电机和传感器中,每辆中高档、豪华轿车使用微特电机50~80 台,有的甚至多达100 多台,平均至少达到60 台以上。如汽车座椅电机、车窗电机、雨刷电机、EPS 助力转向传感器、车载CD或车载硬盘等,随着汽车向舒适化、节能化、自动化发展,汽车电机中用到的钕铁硼磁体将增加。
       除汽车用外,硬盘驱动器对粘结钕铁硼的应用量也居高不下。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磁存储技术和硬盘驱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必将带来大数据存储行业的发展,全球硬盘需求也会保持稳定。而且云计算的发展对计算机的海量数据、海量存储、海量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硬盘作为磁存储技术的重要媒体,是当今重要的数据保存方式之一,必将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而发展,这将给公司硬盘用粘结钕铁硼磁体带来较大的市场。
       不仅如此,超薄硬盘驱动器的出现为粘结钕铁硼磁体带来新的机遇。为对抗固态硬盘的冲击,全球最大的几家硬盘商纷纷计划开发超薄硬盘,以满足越来越普及的平板电脑市场需求,超薄硬盘的发展将为硬盘用磁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1年,受国家对稀土行业整合相关政策的影响,稀土价格波动较大,给稀土永磁体厂家及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影响,部分新的应用领域开发因为成本原因而暂停。但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推进及一些配套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稀土开采、分离及流通等各环节的管理,使稀土价格波动减小,下游市场需求有望企稳回升、稀土永磁体将在更多节能环保领域推广应用。
       加之,MQ磁粉专利(MQ磁粉的专利为美国麦格昆磁公司(MQI)独家垄断拥有,专利覆盖范围主要为日本、美国和欧洲地区。)已于2014年7月到期,用国产磁粉生产的磁体也可以直接出口,磁粉供应垄断格局被打破,磁粉价格将下降,带来磁体原材料成本及售价的下降,给粘结钕铁硼磁体带来更多的应用空间,如之前因为成本原因而不愿采用粘结磁体的下游客户将重新考虑使用粘结磁体、原先使用铁氧体的部分应用领域也可能被粘结磁体替代。
       综合以上因素,粘结钕铁硼市场后市发展处于稳步向前、较为乐观的态势之中。
打印】【关闭
上一篇:
锌价反弹仍待下游复苏
下一篇: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发..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组织结构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