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更多视点

《轻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转型升级蓄势待发“轻工大国”迈向“轻工强国”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6-7-6

“十二五”期间,我国轻工业在调整优化、加快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整体迈上新台阶,全面完成了《轻工业“十二五”规划》中的经济指标和主要任务。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轻工行业多数行业仍然大而不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任务紧迫而艰巨。进入新常态,轻工业“十三五”仍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轻工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加快培育新兴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轻工业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近日出台的《轻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轻工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规划,将指导轻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继续推动由“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迈进。
新目标大视野
轻工业生产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轻工业增加值增速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轻工行业主要商品出口额年均增长5%左右,努力提高机电产品和一般贸易的比重,继续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对外贸易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开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26%,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产业布局得到优化轻工业产业布局要进一步优化,推进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有效承接,提高循环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目前35%提高到40%左右。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提升现有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有10个左右产业集群进入工信部“智慧集群”行列。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产品适用性、质量稳定性和高端产品加工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轻工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完善轻工标准体系,品牌价值明显提高,在食品等行业培育形成15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比2015年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20%
轻工核心任务

■聚焦新经济探寻消费新特点

轻工生产要始终把握“适应市场和引导消费相结合”的理念,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水平。通过加大轻工行业品牌的创新力度,将品牌、文化、服务有机结合,使得服务创新在企业制造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轻工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型服务项目,拓展制造业新的价值。将传统轻工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全面结合,是实现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结合《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着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围绕已明确的与轻工相关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有关部委开始启动的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重大项目,着重抓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轻工高端装备等试点示范项目,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促进轻工产品消费加快升级。遵循国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纲领性文件的战略要求,以营养与保健食品及用品行业为重点支撑行业,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食品,加强新食物资源开发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营养健康食品上下游行业的良性发展,提高国民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水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培育塑造制造业新优势,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行业迈向中高端

梳理并分析轻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自身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引导资源、资金的有效配置,使轻工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针对重点行业产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在稳定传统优势型轻工产品供给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各种各样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发展绿色、安全、智能化的多功能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产品质量标准监督检测,加强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促进产品信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拓展国内农村市场,扩大居民的消费。推动制造业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和应用升级,提升工业设计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工业设计由传统的硬件产品向智能信息化领域延伸,提升全系统服务设计创新能力。

智能制造与两化融合工程

食品机械

基于物联网的液态食品包装装备智能数字化车间。建立6大系统平台。智能机器人的固态发酵生产线。研发以多粮混合、上甑机器人、圆盘摊凉机等关键装备为主的固态发酵智能化生产线。关注封闭输送、系统清洗、用一体化设备实现多道工序的集成、探汽上甑等工艺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使传统酿造行业向安全卫生、节能环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白酒和调味品酿造过程的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糖厂及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成套酒精装备生产线智能操控系统。

生物发酵

发酵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示范应用。研究开发智能化连续发酵、半连续发酵技术与补料等辅助装备,大型厌氧和微耗氧发酵反应,多样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物催化与转化反应器及其装备技术,小分子代谢产物的生物传感器,在线检测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和装备,实现发酵过程的智能化和全自动控制。

酿酒

啤酒产销全过程一体化智能综合管控系统工程。打造啤酒智能工厂,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构建起流程化的智能制造体系,打通从需求、生产到物流一体化产销链条,整合内外部整个产销链条上的资源。啤酒产销全过程一体化智能综合管控系统覆盖从制麦麦芽到物流终端的全过程,实现管理流程的智能化和管理的精细化。结合长期跟踪得到的数据信息,研发啤酒风味图谱,增强啤酒口味的一致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葡萄酒全产业链信息化系统。以葡萄栽培标准化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为基础,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前提,构建“葡萄园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葡萄酒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质量管控信息系统”“葡萄酒市场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通过三个系统的无缝对接,完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应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管控。饮料、乳品智能工厂示范。焙烤并联机器人开发与推广应用。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加速轻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建设和推广,加快制定支持重点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进一步加强产业国际化融合水平,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建造行业更大发展平台,加大销售“线上线下”联合应用的推广力度。开展食品行业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物联网在轻工重点行业中的应用,实施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针对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节监测、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物联网集成创新应用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并将试点示范的内容延伸到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等领域。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开展以企业间协同为核心的网络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在轻工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挖掘分析和智能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在重点行业建设开放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实现产品和市场的长期动态跟踪、预测与监督。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实现轻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的全面提升。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轻工重点行业的基础能力建设,组织液态食品机械等重点行业确定一批行业发展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与基础材料突破方向,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在产业化的基础上,应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并在行业内逐步推广。采取产学研结合模式协同创新,统筹组织突破一批制约重点行业发展的项目。食品行业在基础原辅料和加工过程安全保障、酿造行业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生物发酵等行业在工业催化剂(酶制剂)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围绕重点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相关资源,完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体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面向重点产业和区域创新的支撑系统;积极推动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重点支持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落实自主创新相关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管理创新,优化企业精细化制造与管理流程,加速提高轻工企业管理水平。在食品等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加大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的力度,着重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创新平台工程

食品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工程、食品加工贮运核心技术创新工程;重组加工功能性主食制备工程。酿酒创建保健酒生产工艺验证方法;保健酒品质提升与技术创新;啤酒厂锅炉烟气钠钙法脱硫技术创新工程;黄酒传统生产工艺改良与机械化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低产尿素快速发酵活性干酵母在绍兴黄酒酿造中的应用;黄酒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研究。

■加快轻工行业新材料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高效、高性能、低成本、低能耗、轻量化、功能化、绿色生产和安全是轻工新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食品包装安全材料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材料。

新材料工程

发酵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PHA)等生物基材料。绿色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包括食品加工用酶、轻工纺织用酶和生物有机合成用酶等;高附加值的医药及农药中间体、氨基酸、有机酸产品等。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夯实质量发展的基础,与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加强协调,做好原料生产的质量把控。建立和健全产品检测技术体系、产品风险评估体系、产品安全溯源和预警体系。加强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安全和控制,认真推行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通过体系确保产品安全。强化生产原料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产品国际质量认证,为产品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做好基础保障。鼓励有实力的骨干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加快建立国际化品牌。加快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健全轻工业技术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标准实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提高轻工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积极推进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的实施,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提高食品安全技术和过程控制信息化的集成水平,在食品制造业安全风险控制上,从食品营养结构安全、低致敏安全控制、食品接触材料有害物质迁移控制、食品生产流通过程快速检测技术普及应用入手,逐步实现全产业链安全控制。加强原材料纵向一体化建设,按照原料基地化、加工品种专业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推动原料生产加工园区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快原料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推进品牌培育进程。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在设计、研发、制造、质量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全过程夯实品牌发展基础。鼓励企业制定品牌长远发展战略,深度挖掘轻工品牌的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营销模式,提高品牌经营水平。建立自主品牌专项扶持基金,加大对自主品牌宣传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对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大商场零售渠道、企业收购境外品牌给予扶持。建立轻工品牌培育和评价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和评价工作,定期发布轻工品牌报告。

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加强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积极研发、采用在线检测和控制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提升售后服务水平。酿酒行业搭建保健酒产品测试及饮后评价体系;建立生产中微生物的控制措施,实现不良风味物质的控制或消除。白酒品质提升技术;微型酿造啤酒产品质量保障工程。食品安全推进食品、消费品安全保障工作。乳制品等行业溯源工程。发酵行业多菌种发酵食品生产工艺安全调控工程。品牌培育在食品等行业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工作,通过培训、交流和示范企业的带动,使企业提升品牌意识,掌握科学方法,加大自主品牌投入,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创建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打造轻工生态绿色产业

推进轻工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在食品等重点行业引导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的节能水平。提升节能减排测控技术和手段,增强在线实时监测能力,形成有效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绿色制造工程

食品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新型浓缩与工业结晶装备及配套工艺,流化床组合干燥机组,全自动连续煮糖,发酵行业高产菌株的进化育种及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装备、膜组合分离技术集成与装备、高效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与连续离交技术、发酵高浓废水治理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发酵生产及末端治理产生的废气深度治理工程、发酵行业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程。发酵酒精酒糟污泥绿色利用;黄酒清洁生产(降低COD排放量)系统技术。

■充分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积极识别和把握市场需求新动态,做好精细的国际国内市场区分,开发生产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加强农村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生产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相配套的轻工产品。结合“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实施,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积极引导对64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市场的拓展,分析和把握国际市场的变化情况,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分布,提高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扩大出口商品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在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国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中东、俄罗斯、非洲、欧洲、东南亚、西亚和中南美等新兴市场。开辟新的营销渠道,提高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比重,积极探索与发展中国家的多样化双边和多边贸易模式。依靠管理和技术进步,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继续支持品牌企业“走出去”,在主销市场投资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发挥我国轻工产业的产能优势,加大组织产能走出去的力度与合作方式探索,积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在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区,积极推进巴基斯坦海尔经贸合作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支持外贸专业市场建设,建设针对东南亚、中亚、东北亚等轻工产品边境贸易专业市场;在中东、北欧、俄罗斯等有条件的地区组建中国轻工产品贸易中心。通过与地方轻工业调整发展合作,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加强对轻工出口产品国际标准、检测和认证制度的跟踪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购买、合资、合作、海外上市等形式,优化配置资源、资金、装备、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国际资源,提高轻工企业国际竞争力。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结合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支持、引导行业有序转移、延伸和承接。组织相关协会加大与地方的联动频率,推进多元化合作。促进中小企业走集群式发展之路,推动轻工产业集群和特色区域向园区发展,在园区内将产业整合和延伸,优化产业链结构,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细化产业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交易等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质量,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园区内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通过科技研发、信息支持、成果转化、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等服务,推动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在园区内要拓展创新服务、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生活服务等配套功能,完善物流配送、展示营销、教育培训、质量检测、技术咨询、融资担保、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努力形成区域品牌,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高水平产业集群。提升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推动、协助各级政府加强对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规划编制、工业设计、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提升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档次,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向自主设计加工、自主品牌生产转变,实现产业集群整体转型升级。支持集群中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中的龙头作用,延伸产业链,全面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形成轻工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造就一批产业符合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链比较完善的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产业集群提升工程

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在发酵等重点行业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化水平提升在食品等行业提升集群园区化水平。重点支持宁夏吴忠清真食品基地等食品产业园区发展。

政策措施建议

■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积极推进深化协会改革、行业改革、企业改革,向改革要动力。深化集体经济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降低准入门槛,加强上市后监管,对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和无端、恶意炒作的行为,坚决采取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深化企业改革。通过市场竞争,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产业升级效率最高的领域,使高效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替代低效、过剩产能。

■依靠科技发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轻工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能力建设提升轻工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由物质要素投入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议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环保技术、进口替代关键技术设立专项支持。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动节能减排,降低消耗。推进产品生态设计,严格材料消耗标准。加强重点领域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评价标准。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

■品牌提升发挥对消费升级的基础作用

推动品牌建设,把培育品牌提高到战略高度。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和支持质量共性技术攻关,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对关系民生和安全的重点行业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

■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保障作用

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配合,最广泛地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组织、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行业组织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设轻工行业创新人才团队。改进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使培训出的学生更适合企业实际需要。

■优化环境发挥扶持促进行业发展作用

建议国家采取措施优化实体经济的金融环境,支持轻工外贸出口,积极稳定劳动就业,减轻企业税负。

■协会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建议政府继续在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技术推广与交流、质量管理和标准制修订、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建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推进行业协会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明确行业协会的定位、职能、资产属性,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向政府反映行业、企业诉求的渠道,确立行业协会在参与国家协商民主中应有的地位,使行业协会参与协商民主制度化、机制化。行业发展方向轻工行业门类广,产业关联度低。根据轻工产品的属性,将轻工20个大类、67个中类、193个小类行业分为“快速消费品、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文体休闲用品、原料产品、轻工机械装备”六大类别。

■快速消费品

食品工业向着安全、营养、绿色、功能性方向发展,并注重加快传统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主要任务:

加强食品生物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研发,应用生物技术提升、改造传统食品工业,完善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和保障、促进食品工业新兴工业化革命。开发新型高效酶制剂,建立食品级、规模化生产体系,研发并应用集成技术及安全性评价平台,逐步摆脱酶制剂对国外的依赖。加强新一代分离技术和节能干燥技术研究,加快膜技术应用。力争在快速、大容量、高分辨率分离、纯化技术、干燥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非热灭菌技术,高温瞬时杀菌和低温多段杀菌技术和装备研究,确保食品“营养、健康、安全、新鲜、美味”。加快高附加值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糖醇、酵母、功能发酵制品等产品的开发,推动产品高端化进程。加快食品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包括完善、健全食品检测技术体系、食品风险评估体系(包括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溯源和预警体系。酿酒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构建文化体系建设,弘扬酒文化深刻内涵,倡导理性饮酒,引导科学消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双重需求。加强食品安全保障,科学设计丰富多样、个性鲜明、多元化与差异化组合的产品结构,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白酒产品将加大白酒微生物领域基础科学和白酒品质提升、品质安全、品质诚实的研究力度,重点关注白酒与人体健康的关联研究,积极推动白酒理性消费,倡导消费者适量饮酒,倡导高雅、文明的酒文化。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产业产能过剩风险,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啤酒在继续抓好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引导啤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使啤酒产品向国际化、高端化、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便携化、小型化不断发展。葡萄酒进一步研究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和产品个性化;实现产品品种多样化,干红葡萄酒以外的产品比重有明显增加,高档、中档葡萄酒和佐餐酒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黄酒支持各种风格的酒种并举发展,研发适销对路、符合当代饮酒潮流的黄酒产品,突破黄酒消费区域性、季节性制约,积极开发创新型黄酒、功能性黄酒及附加值高的产品。鼓励支持区域性黄酒企业开发适应该区域消费习惯的产品。大力发展黄酒中档产品,提升黄酒产品整体档次,产品定位既有利于广大普通消费者接受,又有利于黄酒企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提高。露酒产品要从感官上进行改良,更贴近大众及年轻消费者的口味;果酒要根据水果特性,生产适合消费者的干酒、半甜、甜型等不同类型的产品。酒精行业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引导发展纤维素乙醇。结合优化区域布局,鼓励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发展酒精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重点装备自主化、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和节能减排技术,进一步提升酒精发酵、蒸馏节能和循环经济等技术水平。传统酒精注重品质提升。酒精饲料方面要引导部分DDGS产品向WDGS转化,并提升DDGS品质。引导行业规范竞争,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酒类装备行业,推动白酒、黄酒转型升级,在生产过程中的制曲、酿造工艺,蒸馏工艺,过滤环节,智能化立体库,生态酿酒,光伏发电,沼气发酵发电,现代化灌装等多个环节开展转型升级,加快白酒、黄酒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推进啤酒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酿酒葡萄种植和采摘机械化装备的自主研发进度。提升酒精发酵、蒸馏节能和循环经济等技术水平。发酵行业继续调整产能结构,大宗发酵产品所占比重下降,高附加值的发酵产品所占比重上升,由发酵产品衍生出的新产品增多。产品趋向于多样性、小品种、高附加值、规模适中、利益最大化,从现有传统产品向衍生产品延伸发展,产品形式可根据用户特点进行产品个性化定制,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将通过提升原料利用率、糖酸转化率等提高生产效率。注重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环保治理技术。装备向着高效、方便、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不断拓展应用领域研究,提高市场动力。加强与互联网经济的结合,提升产业创新内涵,壮大新经济。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产量规模适度增长,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外不断增长消费需求。注重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把好原料关,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注意运输及贮存条件的控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天然、营养、美味的食品。注重产品与文化的融合,保持焙烤食品与特有文化融合发展的方向不变。继续促进冷冻面团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在行业的推广使用和发展。继续推动焙烤食品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升级换代。改进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在蜜饯行业中推广“隧道式连续干燥设备”“封闭式阳光晾晒房”以及现代化的冷冻升华干燥等技术的应用,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在果冻行业着重发展低强度易碎果冻产品,解决食用高强度果冻噎喉问题。在冷冻饮品行业注重消费文化的挖掘,促进多种口味和即制冰淇淋的发展。在口味上,将打破冰淇淋只是“甜味”的概念,开发其他口味的冰淇淋。制盐行业建立并不断完善最严格的食盐许可经营制度,确保食盐安全和合格碘盐的生产与供应,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性目标。实施相关多元战略,促进联合重组,推进股份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严控新增产能,保持均衡增长,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开展绿色环保活动,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两化融合”步伐,优化资源配置,狠抓质量品种,在“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上取得突破。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打造10个以上全国性和区域化产销一体的优势盐业集团公司。

■轻工机械装备

积极推进制造过程的数控化、智能化,发展轻工高端智能装备及产品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在食品机械方面,重点发展高速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生产及包装生产线;开展大数据环境下食品智能制造数字化管控(建立可追溯系统)、食品装备的定制机器人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品质信息分析、食品生产智能供应链系统、食品生产一体化集成和节能降耗技术等关键技术与新装备研发。开发食品生产后道分拣、装箱、码垛、卸垛包装智能机器人,智能立体仓储库和物流输送系统。开发数字化糖厂及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开发研制食品装备行业一直依赖进口的关键设备,如高速易拉罐封口机。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打印】【关闭
上一篇:
2016年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254.5亿美元 出口保持..
下一篇: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50万辆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组织结构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