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导航 |
|
|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温馨提示:请用简体输入法进行搜索). |
最新专题视野 |
【时间:2011-4-8】 |
沅江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依据《沅江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制定我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金融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市委政府提出跨越式发展以来,我市金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对经济的贡献能力持续提高。 (一)金融业发展情况 1.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 存贷款业务迅速扩张。截至2010年5月末,我市银行存款余额业已达到62.5亿元,年均增长14%,贷款余额46.5亿元,年均增长18%。。全市共有银行机构53家,遍布城乡。 2.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票据贴现为主的货币市场业务交易量发展较快,票据种类、业务量在益阳市处于领先地位。 3.金融业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驻沅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按照总行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银行业务品种不断扩展,已由传统存、贷、汇扩展到多领域、多品种。证券业务、基金品种和保险业务新品种持续推出,不断创新。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推进,实行了增资扩股,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农信联社完成一级法人改革,顺利得到了中央银行10083万元支持,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成立,目前各项业务已逐步推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市金融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从区域经济竞争的态势,国内金融业竞相发展的势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方面分析比较,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与不足。一是金融生态环境不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社会诚信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亟待加强,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方面还存在机制、体制性障碍,适应市场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尚未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二是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货币市场发展受上级条条部门制度制约,金融外向度低,至今尚无其他银行落户。法人金融机构较少,金融机构种类不齐全。三是经济对金融业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质量有待加快扩大、转变和提高,特别是缺少一些规模大的优质项目,影响和制约了金融的支持力度。 二、“十二五”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优势与机遇 1.区位优势日趋显现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沅江在环洞庭湖经济圈的经济地位、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将为金融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对周边地区商品流通、资金流通的辐射、聚合作用。 2.经济带动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社会指标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的位次实现了前移,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市经济进入又快又好发展的上升期,在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工业支撑作用,繁荣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本地经济、教育、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将实现更快发展,产业、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优势进一步发挥,必将为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旺盛的资金需求,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 3.金融业竞争优势提高 我市金融业在市场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经营规模、服务功能等方面,初现优势。2009年我市存贷款规模在益阳市排名上游,“十二五”期间,我市金融业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区域优势地位将得到新的提高。 (二)挑战与压力 1.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的目标,纷纷加快了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的步伐,竞相出台扶持金融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一些大的举措,力争在新的一轮竞争中率先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市在政府推动、经济基础支撑、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保持目前优势地位面临大的挑战。 2.面对巨大的需求压力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从我市发展总体情况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发展全局中的突出矛盾。而金融作为加大投入的主渠道,迫切需要提供更大规模的信贷支持,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金融面临的需求压力很大。 三、“十二五”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为目的,以增强金融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坚持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以提升金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为抓手,大力推进金融业发展和区域金融生态建设。 (二)遵循原则 服从服务于大局原则。认真贯彻国家的金融政策,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四措并举”原则。坚持发展经济、政府推动、金融创新和社会支持,推动金融业发展。 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规律,正确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与发挥政府推动的关系。 (三)总体思路 1.完善四大体系。即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信用体系。通过改革、调整等形式,进一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按照高起点、全方位、规范化、辐射面广、渗透力强的思路,推进金融市场建设,逐步达到功能健全、筹资迅速、服务广泛的要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内部控制、社会监督、政府协调五位一体的金融大监管体系;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推进,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和信用环境。 2.达到四个增长。达到融资总额、金融业增加值、税收、就业人数显著增长的目标。 3.实现三个突破。实现除本地金融机构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入驻、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加快市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创新,实现地方性金融机构在质量上的全面提升;加快推动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全面发展,提高邮储银行在沅江金融市场的占比。 (四)目标任务 1.银行业 到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2亿元,贷款余额82亿元,年均增长15%。成立一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一家以上信用担保公司。 2.上市公司 “十二五”期间,培植1-2户企业上市;力争上市公司在质量提高,结构优化,骨干带动作用明显。 3.金融业空间布局 合理优化金融网点布局,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优化市区金融机构网点,重点发展工业园区网点,大力完善县域农村的金融网点布局,加快形成以城区和乡镇三级结构相配套的金融网点布局。 四、加快“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的措施 (一)大力推动银行业发展 1.加快扩大银行业经营规模。银行业要抓住我市经济发展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在加快发展中化解金融风险,在宏观调控中把信贷支持强度与优化投资结构统一起来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投资重点,开展互动性、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支持,实现经济与银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以开放的思路拓展银行业务,以区域合作的意识创造更大的经营空间,不断扩大信贷资金集聚辐射力,提升银行业的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2.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深化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资产率,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完善内控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业务创新,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不断丰富信贷产品,创新服务方式,使产品种类系统化、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便捷化,有效满足不同主体的信贷需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 3.完善银行间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票据市场,积极发展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做多产品,做大规模;积极灵活应用金融市场创新产品,扩大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行银行卡的使用,提高银行卡发行的数量质量、先进性与安全性。 4.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和优化组织体系,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服务“三农”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组建沅江市农村合作银行。 5. 加快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大力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创新服务品种,全方位推进邮政储蓄银行在沅江的业务发展。 (二)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大力培植上市公司及后备资源,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上市为重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企业整合重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推动;以强化机制、政策、服务、责任、环境建设为手段;实现上市公司数量,直接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突破。 (三)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1.大力发展金融机构。加大引进金融机构的工作力度,实现突破。积极争取尚未在我市设立机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来沅发展。大力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2.大力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的对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优势,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业在业务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协调配合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市金融市场。 (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进一步提高社会金融意识,加快形成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加强金融业发展和区域金融生态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金融知识的社会普及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金融论坛,提高各级政府和各方面对发展金融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金融意识,树立把金融作为产业来抓,“大金融”的观念,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合力。 2.优化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在全社会弘扬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激励机制。加强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教育和个人征信知识的宣传,继续深化“诚信沅江”建设,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村、社区建设,促进完善社会征信体系,营造重信用、讲信用的社会风气。加强征信系统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强信用监督,建立完善考核评价、社会通报等方面制度,有效地发挥惩戒机制的作用。 3.加强法制建设,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制定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规章,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公安与金融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企业债权行为,强化对涉及金融债权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结和执结率,切实维护债权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落实授权制度,加强责任约束,强化重要岗位人员和重要业务的管理,严防操作风险。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4.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会计、律师、评估、担保以及各中介行业组织,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坚决打击虚假中介行为,为金融交易提供完善的服务,降低金融交易风险和成本,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5.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改进合作方式,在企业推介会、企业信息发布会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金融信息平台作用,把银企项目综合性推介、区域性推介、网上推介以及专业化推介等形式结合起来,扩大合作的效果,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五)加强金融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1.提高对金融业的组织领导水平。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各级党政和企业领导干部开展金融知识、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调研等工作,使更多的经济部门、企业领导干部了解金融、研究金融、关注金融发展,提高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扩大融资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经济与金融结合,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能力。 2.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成立我市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金融业发展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指导推动等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市政府要强化职能,改进和加强服务,不断提高为金融业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完善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金融机构与经济部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例会制度、金融业运行分析体系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情况沟通和业务研讨工作,及时研究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有效地推动工作开展。 3.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密切配合,搞好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制定有力的防范、监控措施,做到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建立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预警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控制、化解,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确保我市金融秩序良好运转。 二〇一〇年五月三十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