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最新专题视野 | 
视野导航
能源电力 | 化工机械 | 医疗卫生 | 医药保健 | 
金融经济 | 交通运输 | 冶金制造 | 农副产业 | 
装饰建材 | 电子通讯 | 轻工纺织 | 服装鞋帽 | 
日用百货 | 汽车家电 | 房产服务 | 其他行业 | 
联系我们
电话:0086-10-84675230
传真:0086-10-84673367
邮箱地址(E-MAIL):
service@zkreport.org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温馨提示:请用简体输入法进行搜索).
关键字
河北省煤炭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视野 >> 最新专题视野 >> 能源☆电力
最新专题视野
【时间:2011-4-11】

河北省煤炭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

        煤炭物流作为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对保障能源供应、提高煤炭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培育壮大煤炭物流产业,规范煤炭物流市场秩序,制定此规划。
        一、发展条件
        (一)现有基础
        1.煤炭物流产业实力不断壮大
        河北省既是煤炭生产大省,也是煤炭消费和转运大省,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85%和90.3%。2009年,全省原煤产量达8495万吨,每年通过与陕晋蒙等地能源合作新增供给近3000万吨。全省全年煤炭需求量达2.35亿吨,煤炭自给量占1/3左右。经我省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转运下水的煤炭占全国主要港口煤炭转运总量的70%以上,这一比重还将随着我省铁路和港口建设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煤炭产需的快速增长为煤炭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煤炭物流运作能力逐步增强
        我省是陕晋蒙等主要煤炭调出地煤炭东运和南下的必经之地,大秦、朔黄两大铁路运煤通道横贯全省,承担着全国65%的煤炭物流陆路运输任务。2009年,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16个,煤炭吞吐量达3.6亿吨,初步形成连接煤炭资源产地和销地,以铁路、高速公路、沿海专用码头等基础设施为骨架,海运、陆运衔接的煤炭运输网络。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一批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开滦物流、冀中能源鼎峰物流等煤炭物流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积累了丰富的煤炭物流经验和技术,创新了煤炭物流发展模式。
        3.煤炭物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煤炭物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以煤炭转运为主体,煤炭交易电子化、煤炭储配自动化等新兴业态不断发展的格局。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编制的环渤海煤炭交易价格指数已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成为反映区域煤炭价格变化的“晴雨表”和经济发展的“显示器”。2009年,全省各类煤炭交易市场达到22个,其中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6个。传统煤炭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原有销售网络,通过主辅分离、功能外置等形式,积极拓展煤炭物流业务,加快整合煤炭生产和销售业务,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开滦物流公司积极研究煤炭供应链管理,建设国家级数字化煤炭储配基地,开发标准化煤炭产品,为提高煤炭交易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1.煤炭物流设施相对落后
        我省煤炭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受国家现有煤炭发送计划安排和我省地方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的影响,我省煤炭储运能力不强,“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时有发生。一些用煤大户专业化物流设施发展滞后,场地存储空间较小,站台较短,运输和翻装机械能力较弱,自动化水平低。公路运输不仅成本较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煤炭运输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煤炭物流产业的发展。
        2.物流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我省的煤炭物流优势仍然停留在交通运输环节,处于煤炭物流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庞大的煤炭运输能力并没有对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和市场交易形成相应的影响力。煤炭交易方式主要以场外交易为主,煤炭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交割服务、储备配送等增值业务发展滞后,服务功能不够完善,降低了周转效率,煤炭“过境大省”的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煤炭“物流大省”的现实。
        3.煤炭物流市场较为分散
        作为以大宗原材料为运输和配送对象的煤炭物流,需要由专业化、现代化的煤炭物流企业经营。目前我省煤炭物流大多由煤炭生产企业或消费企业承担,缺乏整合煤炭物流各环节的大型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煤炭物流企业“散、小、弱”问题突出,中小煤炭经营户缺少完善的煤炭运输手段和方式,难以对煤炭物流各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和一体化运营,不利于煤炭物流效率提高和煤炭物流成本降低。
        (三)发展环境
        1.煤炭物流需求继续呈扩张趋势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煤炭需求继续上升,煤炭物流将保持庞大的规模。目前,我省煤炭可开采量仅38亿吨,受煤质和铁路流向等因素制约,每年省内2000万吨以上产量需调出省外。经测算,到2015年,全省煤炭消耗量将达2.87亿吨,比2010年增长19.6%;煤炭净缺口2.2亿吨,比2010年增长29.7%,煤炭自给严重不足,约80%需由外省调入。同时,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煤炭物流结构将发生深刻变革。省内依托生产基地的煤炭物流将因煤矿资源整合和托管政策而加速改造和重组,省外购入和过境的煤炭物流为适应大购大销和远购远销而加速扩张和整合。
        2.我省煤炭物流优势进一步显现
        构建高效便捷、快速通达的煤炭物流体系,已成为破解我省能源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煤炭物流的作用日趋突出。“十二五”期间,邯黄、桑张、兰丰、张唐、邢和铁路的建成投运,通往我省港口的铁路运力将增加5200万吨以上,将满足每年从陕晋蒙调入2亿多吨煤炭的70%的运能。我国现有煤炭消费结构粗放,煤炭洗选率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迫切需要建立面向不同用户的多层次、专业化煤炭物流服务体系。我省依托沿海广阔的场存条件和省内优质煤炭资源,可以开发煤炭洗选、储备、配送等业务,能够有效实现煤炭即时供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政策环境较为宽松
        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包括煤炭物流在内的冀东、冀中南物流通道逐步形成,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沉淀在生产企业内部的煤炭物流发展潜力,有助于各级各部门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提升传统煤炭物流业务,构建起以第三方为主体的煤炭物流产业体系。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壮大煤炭物流产业为目标,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企业运作、择优扶强,着力畅通物流通道,壮大产业载体,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支撑,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以大型煤炭交易中心为引领、地方性煤炭市场为基础、第三方物流为主导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打造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集散枢纽和加工配送基地。
        (二)基本原则
        --强化优势,提高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从煤炭运输大省向煤炭物流强省转变,加强载体建设,强化支撑能力,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煤炭物流产业化发展水平。
        --整合资源,推进集约化经营。着眼于推进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现有设施资源、经营网络,推进煤炭物流要素向物流集聚区(园区)集中,经营主体向优势企业集中,物流流向向需求大户集中。
        --创新模式,推进一体化发展。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着力推动交易模式、业务模式和运作模式创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衔接、产供需紧密对接,支持煤炭物流企业与需求大户结成战略联盟。
        --抓大放小,实施差别化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分类指导,择优扶强,在加强与国家大型煤炭企业合作的同时,狠抓我省煤炭物流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企业,引导民用煤炭物流循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网络化布局。根据我省产业布局、交通枢纽和居民生活需要,着眼于满足多样化需求,合理布局建设煤炭转运网点,形成通达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的煤炭物流网络,增强煤炭供应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现代煤炭物流产业体系,建设一个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畅通三大煤炭物流通道,打造九个煤炭储备基地,壮大一批大型煤炭物流企业,转运下水煤炭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国“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空间布局
        按照全省“一带两通道”总体物流布局构想,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依托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煤炭物流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增强集聚能力,重点建设“一个中心、三大通道、六大枢纽、九大基地”的煤炭物流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在全国煤炭产业布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一)一个煤炭交易中心
        功能定位:发挥国家“北煤南运”战略枢纽优势,依托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和开滦物流标准化煤炭产品开发,创新煤炭交易模式、以完善交易、交割和服务功能为重点,有效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建设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煤炭交易平台和价格形成中心,发挥在整个煤炭物流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发展重点:一是组建全国性现货交易中心,拓展领域,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建设集交易、信息、采购、贸易等功能的煤炭交易中心。二是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全国煤炭交易客户提供信息查询、抵押融资、电子支付、网上交易、合同采购等服务,探索开展现货连续交易服务。三是探索建设煤炭期货交割中心,围绕多品种煤炭资源,积极开展远期需求预测、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业务,建立煤炭现货价格指导机制,确立全国煤炭价格形成中心的地位。四是探索推出能够适应各种产业和不同工艺流程需要的煤炭标准化产品,编制完善煤炭交易价格指数。
        (二)三大物流通道
        立足于强化“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枢纽地位,重点打造冀北、冀中和冀南三大煤炭物流通道,加强通道内重大物流节点建设,实现沿海港口煤码头扩能,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的互通直达,增强煤炭储运功能加强。
        1.冀北煤炭物流通道
        以服务京津、东运南下为重点,以张家口至秦皇岛港、唐山港为走向,以大秦、张唐等铁路和京藏、京新、张承等高速为依托,以唐山港、秦皇岛港为龙头,覆盖张、承、唐、秦、廊和京津等地及其腹地,建设“冀北煤炭物流通道”。
        2.冀中煤炭物流通道
        以服务当地需求、东运南下为重点,以石家庄至沧州黄骅港为走向,以朔黄、石太、石德等铁路和青银、石黄等高速为依托,以黄骅港为龙头,覆盖石、保、衡、沧等地及其腹地,建设“冀中煤炭物流通道”。
        3.冀南煤炭物流通道
        以服务当地需求和东运南下为重点,以邯郸、邢台至黄骅港和山东沿海港口为走向,以邯济、邯黄、邢和等铁路和青兰、邢港等高速为依托,以黄骅港为龙头,覆盖邯、邢、衡、沧、山东等地及其腹地,建设“冀南煤炭物流通道”。
        (三)六大煤炭物流枢纽
        着眼于畅通三大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晋陕蒙煤炭接转集疏和南下东运出海口,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六大煤炭物流枢纽。
        1.石家庄煤炭物流枢纽
        功能定位:发挥石家庄“东出西联”、“承南接北”中枢区位优势,着力推进集聚发展,形成连接晋煤产地与冀中南地区的煤炭物流枢纽。
        发展重点:一是加快推进经营网点集聚式发展。按照“退路进园、功能集中”的方式,整合西部山前零散煤炭经营网点,优化煤炭市场经营设施,提升环境质量。二是加快井陉、元氏、平山、鹿泉等煤炭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开展仓储、运输、交易、混配、配送等物流业务,实现集约化发展。三是积极推进连锁经营,鼓励支持煤炭经营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采购、网上交易等业务,打造晋煤外运第一通道。
        2.张家口煤炭物流枢纽
        功能定位:发挥张家口连接陕晋蒙煤炭产地、京津销地的区位优势,以及蔚县煤炭资源优势,重点完善煤炭交易功能、提升集疏能力,形成连接晋蒙与京津的煤炭集疏中心。
        发展重点:一是建设煤炭市场群,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完善怀来土木、下花园、渡口堡等煤炭交易市场服务功能,推进煤炭市场集群化发展。二是增强煤炭交易市场物流配送能力,鼓励支持大型煤炭市场完善储运、混配、洗选、加工、回收、配送等功能,推进现有煤炭市场向专业化煤炭物流园区转型。三是增强即时供应能力,针对京津用户,积极开展定时供应、个性配比、即时配送等业务,进一步完善煤炭运输、储备、配送、加工、回收等功能。
        3.秦皇岛煤炭物流枢纽
        功能定位:发挥地处东北-关内国家物流通道咽喉的区位优势,依托海陆交通条件,以提高集疏效率和增强交易功能为重点,构建国家北煤南运中转中心。
        发展重点:一是加快蒙煤东出通道建设,以山刀铁路建设为重点,推进晋煤、蒙煤、辽煤等煤炭运输通道与港口交汇。二是加大环形装车线、煤炭存储场站等设施建设,加快煤炭专业码头与铁路、公路设施的有效衔接,提高储配能力和中转效率。三是加快煤炭交易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4.唐山煤炭物流枢纽
        功能定位:发挥曹妃甸港和京唐港等深水良港的交通优势和优质煤炭产地优势,强化港口集疏通道建设,打造我省“西煤东运”的新枢纽。
        发展重点:一是加快港口设施建设,提高京唐港、曹妃甸港煤码头集疏能力,完善码头场存条件。二是加快遵化、迁安等战略装车点建设,促进海铁联运。三是加快数字化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创新交易模式,提高煤炭物流增值服务能力。
        5.沧州煤炭物流枢纽
        功能定位:发挥黄骅港国家煤炭运输通道作用,以促进港口-腹地联动发展为重点,形成国家“西煤东运”的重要枢纽和“晋煤外运”的重要出海口。
        发展重点:一是提升港口集疏能力。以黄骅综合大港建设为契机,加快煤码头建设。二是培育煤炭交易市场、区域性煤炭储备基地,完善港口交易功能。三是加快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增强电煤、焦煤等产品的定制供应能力。
        6.邯郸煤炭物流枢纽
        功能定位:发挥邯郸地处晋南煤炭外运主通道的交通区位优势,着力增强交易功能、完善供应能力,构建辐射冀中南及鲁豫地区的煤炭物流枢纽。
        发展重点:一是加快煤炭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建设武安、临漳、涉县、磁县等煤炭交易市场,着力增强煤炭交易、混配、洗选、加工、配送等服务功能,壮大煤炭物流产业规模。二是建立快捷煤炭运输体系,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建立以铁路为主导、公路为辅助的“大用户、点对点”煤炭运输体系,增强煤炭周转能力。三是推进集聚发展,加快战略装车点建设,构建集中存储、整列配车、整列始发的煤炭运输平台,促进各类煤炭物流项目向邯黄铁路沿线布局。
        (四)九大煤炭储备基地
        立足于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依托煤炭物流枢纽的集运中转功能,加快向煤炭储备、洗选和配送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以国有大型煤炭生产和销售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以流动式储备为主要功能的煤炭储备基地,形成面向全国需求的煤炭储备中心,增强煤炭的运行调节和供应保障能力。
        1.曹妃甸动力煤储配基地
        依托曹妃甸港,建设铁路运输、筛分、储煤、初级配煤、精确配煤、装船、地销、生产集控及调度等流动式煤炭储备系统,加强配套生产辅助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球化煤炭采购、集中仓储、数字化配煤、科学配送等业务,形成面向全国市场,衔接煤炭上下游、产供销用一体化的产品供应链。总流通量1亿吨,动态库存500万吨。
        2.京唐港焦煤储配基地
        依托京唐港交通、海运、进出口和区域内煤化工产业集群优势,以数字化配煤厂为单元,完善供销网络和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发展煤化工、产成品物流,建成国内煤炭供应链管理示范基地和为客户提供集约、高效、环保增值服务的焦煤储配基地,实现上下游产业间的过程整体优化。流通量为3000万吨。
        3.黄骅煤炭储备基地
        依托黄骅能源输出大港优势,立足于满足中国南方标准化煤炭产品需求,建设黄骅港煤炭物流储备中心,开展煤炭仓储、加工、配送及贸易等业务,建设铁路专用线和中转仓储库、加工车间,购置装载、吊装、信息等设备。煤炭年仓储量300万吨、周转量2000万吨、加工量200万吨。
        4.邯郸煤炭储配基地
        依托邯黄铁路,以公铁联运为主要运输方式,在邯郸马头建设辐射晋冀鲁豫、东连黄骅港,西接煤炭主产区的煤炭储备基地,满足河北中南部地区钢铁、电力企业及山西煤炭外运需求,改造铁路专用线和仓储设施,开展仓储、加工、配送业务。煤炭仓储能力400万吨,年煤炭周转能力1500万吨,煤炭加工能力200万吨。
        5.井陉煤炭储备基地
        发挥地处晋煤外运咽喉的交通区位优势,建设铁路中转、公路集疏、园区储配等为重点的煤炭储备基地,积极开展配煤、洗煤、选煤、运输、配送等业务,形成辐射冀中南及鲁豫地区的煤炭供应中心。年储运能力达到1500万吨。
        6.鹿泉煤炭储配基地
        充分发挥京昆、石太、朔黄等大动脉交汇的交通优势和临近河北南网主力电厂的区位优势,依托现有铁路支线、场站和煤炭堆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储煤面积,更新改造装卸设备机械,提高配煤、洗煤、运输、配送、销售等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大型储煤基地,形成辐射冀中南地区的煤炭物流园区。
        7.元氏煤炭储备基地
        根据石家庄环境整治和产业布局规划,依托便利交通条件和现有煤炭交易市场,整合煤炭物流资源,建设煤炭物流园区,扩建交易和仓储设施,购置现代化装卸设备,提供煤炭交易、存储、加工和配送等一体化服务,为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求和出口提供稳定货源。
        8.蔚县煤炭储配基地
        依托当地煤炭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和临近主要需求地的优势,建设交通、仓储、洗配等设施,发展完善储备、加工、选煤、洗煤等业务,大力提升煤炭混配功能,争取远期年储运能力达到1000万吨。
        9.万全煤炭储配基地
        依托张集铁路和京包铁路交汇的交通优势,面向京津及当地用煤大户需求,建设铁路专用线和洗配、仓储设施,完善煤炭洗选、配煤、运输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内蒙煤炭满足内地需求的能力,年储运能力2000万吨。
        四、重大工程
        围绕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巩固壮大物流载体、改造提升物流模式,加快实施六大工程。
        (一)煤炭物流资源整合工程
        着眼于解决煤炭物流布局分散、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加快整合煤炭交易市场、堆存场地、运输车辆,实现退路进园和规范化管理。一是依托港口、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需求集中地,培育壮大各类煤炭物流园区,增加洗选、混配、加工、配送等设施,促进煤炭经营企业传统大型煤炭堆场集聚发展。二是鼓励支持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开展面向重点用煤企业的定制化供应业务,建立长期战略联盟与合作机制。
        (二)煤炭物流项目建设工程
        着眼于巩固煤炭物流载体,围绕畅通煤炭物流通道、培育六大物流枢纽、建设九大煤炭储备基地等主要任务,加快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系运。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煤炭物流园区,进一步完善煤炭物流园区功能。在主要依赖煤炭能源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人口密集区,建设一批满足居民用煤需求的小型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完善多级煤炭供应体系。“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谋划建设20个大型煤炭物流项目。
        (三)煤炭物流企业壮大工程
        着眼于壮大煤炭物流主体,一是促进煤炭物流业务剥离,鼓励支持煤炭生产企业,组建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依托原有经营网络和设施资源,积极开展煤炭物流业务。二是支持开滦国际物流、冀中能源等煤炭物流企业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竞争力。三是鼓励各类具备资质的运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业务范围,开展煤炭物流业务。
        (四)煤炭物流信息集成工程
        着眼于加快煤炭交易电子化进程,一是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有实力的煤炭物流企业,建设具有网上采购定货、网上调剂余缺、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建设煤炭价格发布信息中心,依托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建设连接产、供、销、电等行业的煤炭信息中心,建立全国性煤炭资源调配信息发布机制。
        (五)煤炭物流标准推广工程
        着眼于提高煤炭交易效率,一是积极推广应用煤炭物流标准设施,鼓励支持各类煤炭企业广泛采用翻卸设备,探索建立煤炭物流过程中的净化、无尘化处理设施标准。二是开发标准化煤炭产品。根据电力、钢铁、化工等各产业需要和工艺标准,结合我省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开发输出4500大卡、5000大卡和5500大卡等多样化、标准化煤炭产品。
        (六)煤炭物流模式创新工程
        着眼于推进煤炭生产和消费一体化运作,一是创新运作模式,支持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向煤电路港航综合发展模式转型。二是创新交易模式,鼓励煤炭交易中心和煤炭储备基地,在完善现货交易、合同交易基础上,积极开展网上交易、中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现货连续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制。三是创新电煤供应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季节调配、配比定制等新型电煤供应机制。
        五、政策措施
        1.加大投入力度
        发挥政府资金的聚合、引导和放大功能,各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物流领域倾斜。积极筛选符合条件的煤炭物流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鼓励煤炭物流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资金。积极为物流企业和投融资机构搭建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合作。
        2.改造提升市场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设备、实施除尘环保、加强现代管理,进一步提升现有煤炭市场发展水平,促进煤炭资源优化整合。严格煤炭经营许可证制度,按照经营规模、物流能力、服务功能等标准,细化煤炭经营许可证颁发标准,引导煤炭运销企业集中经营、集聚发展。加大对煤炭运销经营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3.完善价格机制
        完善煤炭定价机,建立健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积极推动电价市场化进程,根据煤炭价格波动施行动态电价模式。建立煤炭库存预警制度,健全产运需衔接机制。优化运力配置,重点向节能减排企业倾斜,向长期合同、大宗合同倾斜。
        4.强化政策扶持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制约煤炭物流发展的收费、重复计税等问题。支持更多煤炭物流企业纳入全国物流企业税收改革试点。消除交通主通道车辆梗阻现象,进一步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和罚款项目。支持大型煤炭物流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优先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5.实施过境补偿
        针对煤炭跨省运输带来的环境问题,施行过境补偿制度,对跨省煤炭运销企业征收环境补偿费,引导煤炭运销企业完善煤炭运销设备,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环境质量。
        6.做好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煤炭需求统计和分析制度,加强对季节性、突发性煤炭需求监测力度。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作用,积极为煤炭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着力提高煤炭物流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上一篇:
陕西省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展望
下一篇:
西北电网“十二五”末外送电规模将占全国四分之一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组织结构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