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China News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
时间:2015-4-9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

为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国办发〔2014〕31 号)精神,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 次会议提出的“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防治大气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行动计划。本计划实施期为2015-2020 年。

序号

技术名称技术内容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投资估算节能减排效果
1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技术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经加压预处理、精脱硫净化气,在甲烷化反应器中进行合成反应生成甲烷,得到天然气(SNG),通过深冷分离,得到液化天然气或冷却脱水、压缩,得到压缩天然气。年产焦炭100万吨及以上独立焦化企业或钢铁联合企业内焦化分厂。焦炉煤气H2S含量≤250mg/Nm3,富余焦炉煤气量≥2.28Nm3/h100万吨独立焦化企业富余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需要建设投资2.5亿元。单位焦炉煤气减排二氧化硫300mg/m3
2焦炉煤气制甲醇技术以焦炉煤气和补炭气(高炉、转炉煤气等)为原料,进行加压混合(单一焦炉煤气不需要)、精脱硫、加热加氧转化、生成合成气,再将其加压加热合成粗甲醇,经气液分离、洗涤、精馏等,得到甲醇产品。年产焦炭150万吨及以上独立焦化企业或钢铁联合企业内焦化分厂。焦炉煤气H2S含量≤250mg/Nm3,富余焦炉煤气量≥3.4Nm3/h150万吨独立焦化企业富余焦炉煤气生产甲醇需要投资3.2亿元。单位焦炉煤气减排二氧化硫300mg/m3
3焦炉煤气高效发电技术以焦炉煤气作为热源生产高温超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和采用加压焦炉煤气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通过透平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高温废气进入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后进入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年产焦炭200万吨及以上独立焦化企业或钢铁联合企业内焦化分厂。焦炉煤气H2S含量≤250mg/Nm3,富余焦炉煤气量≥4.5Nm3/h200万吨独立焦化企业采用高温超高压蒸汽发电,需投资3.8亿元。采用燃气轮机发电(CCPP)需投资4.5亿元。比现有中温中压蒸汽发电效率提高20%以上,每立方焦炉煤气多发电0.5kWh
4焦炉煤气制合成氨技术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经变换冷却、净化(低温甲醇洗)、液氮洗精制、压缩机及高压合成,生产合成氨的技术。焦炭生产规模200万吨及以上独立焦化企业或钢铁联合企业内焦化分厂。焦炉煤气H2S含量≤250mg/Nm3,富余焦炉煤气量≥4.5Nm3/h200万吨独立焦化企业富余焦炉煤气生产合成氨需要投资4亿元。单位焦炉煤气减排二氧化硫250mg/m3
5合成气无循环两段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气技术将煤气化制得的合成气通过脱硫脱碳后,无循环分两段进行甲烷化反应。第一段为配气甲烷化段,通过逐级配气调节CO浓度,控制反应温度在750以下,一段出口CO转化率87%;第二段为补充甲烷化段,通过反应平衡逐级降温完成CO的完全甲烷化,CO转化率大于99%。甲烷化采用绝热轴径向甲烷化反应器。煤制天然气或合成气制备行业的甲烷化工序规模20亿Nm3/年以上的天然气装置40亿Nm3/年合成天然气装置为例,投资为12亿元,较传统流程降低20%20亿Nm3/年天然气装置为例,每年节能标煤14276.9吨,每年可以减排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9708.3吨、35585.2吨、1070.8吨、535.4吨。
6粉煤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碎煤、石灰石在磨煤机内磨成煤粉,并由高温惰性气体烘干。采用锁斗来完成粉煤的加压和输送,煤粉经三路进入气化炉烧嘴的三个粉煤管。氧气经预热器加热后先在混合气内与一定量的蒸汽混合,然后按一定的比例进入烧嘴。煤粉在炉膛内高温部分氧化反应,生成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在激冷室,合成气被急冷,熔渣迅速固化。从气化炉急冷室和合成气洗涤塔底部来的灰水通过渣水处理系统回收热量、去除不凝气和固体颗粒,泵回气化系统重复使用。适用于煤化工装置或IGCC发电装置。煤种适应性较广,但需要对多种类型的煤进行配烧,调节固定碳、灰分、灰熔点在适当的范围。20t/年合成氨气化岛单位投资1000/吨合成氨氨。冷煤气效率在83%以上,对合成气中的污染物硫成分回收成单质硫磺或硫酸,废液处理后回收利用,废气经回收处理后优于达标排放。
7粉煤气流床常(低)压气气化技术采用粉煤常压或低压气化技术,磨煤系统来的粉煤由氮气或二氧化碳作为输送介质送至气化炉;与气化剂(蒸汽和富氧空气或纯氧)在气化炉内进行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气化反应中产生的渣以液态的形式向下流入渣池。生成的粗合成气余热回收、除尘、脱硫后供给用户使用。连续生产企业大量使用气体燃料的工业行业使用煤炭热值           5000kcal单套装置产气能力介于10~40KNm3/h;每10KNm3/h产气能力投资介于2000~2500万元。年耗煤100万吨燃料的建材工业园区新建统一的煤制清洁煤气中心,配套硫回收装置,实现集中式制气和供气,投资约8~10亿元。系统碳转化率达97%以上,较固定床水煤气技术高15%以上、节约用煤超过15%,无酚氰废水产生,出口煤气粉尘含量小于10mg/Nm3;煤气中H2S含量低于20mg/Nm3
8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本技术由循环流化床(CFBC)燃烧技术发展而来,煤经破碎筛分送入气化炉底部,与气化剂反应生成湿煤气、粗渣和飞灰。湿煤气携带部分飞灰从气化炉顶部进入高温旋风分离器,进入高温换热器与气化剂换热后再经过余热回收器与来自汽包的软水进一步换热,经过除尘、降温、脱硫后经加压机送用户使用。需要气体燃料的工业行业使用燃料热值           5200kcal单套装置产气能力介于20~40KNm3/h;每10KNm3/h产气能力投资介于1500~2000万元;年耗煤100万吨燃料的建材工业园区新建统一的煤制清洁煤气中心,配套硫回收装置,实现集中式制气和供气,投资约6~8亿元。系统碳综合转化率超过95%,较固定床水煤气技术高15%以上、节约用煤超过15%,无酚氰废水产生,出口煤气粉尘含量小于10mg/Nm3;煤气中H2S含量低于20mg/Nm3,冷煤气效率超过85%
9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水煤浆经隔膜泵加压,通过四个对称布置在气化炉中上部同一水平面的工艺喷嘴,与氧气一起对喷进入气化炉进行气化反应。气化炉的流场结构由射流区、撞击区、撞击流股、回流区、折返流区和管流区组成,通过喷嘴对置、优化炉型结构及尺寸,在炉内形成撞击流,强化混合和传质传递过程,形成炉内合理的流场结构,达到良好的工艺与工程效果。适用于煤化工装置、IGCC发电装置。适宜长焰烟煤,单炉最大处理能力3000/天。45万吨/年合成氨气化岛(一开一备)单位投资900/吨合成氨。碳转化率达99%,有效气成分高于80%,煤炭能量利用率达98%
10水煤浆水冷壁气化技术通过热能和化工的结合,突破了现有水煤浆+耐火砖保护和干粉+水冷壁的传统概念,实现了新的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工艺。彻底解决了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煤种灰熔点限制问题,采用了点火预热和工艺烧嘴组合喷嘴,冷态启动时间不到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十分之一,启动迅速灵活;喷嘴使用寿命长,单炉可用率达8000小时/年。适用于以COH2为主的合成气生产装置。也可以作为燃料气和还原气。适用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全煤阶的水煤浆气化工业,要求原料煤成浆浓度≥50%,干基灰分≤20%新建一条处理煤2000吨(干煤)/天的生产线,总投资约1.5亿元。新建一条处理煤2000吨(干煤)/天生产线,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每年节能约11000tce,减排二氧化碳约28000吨,减排氮氧化物约130吨,减排硫化物约100吨,减少灰渣排放1800吨。
11新型高效煤粉锅炉系统技术新型高效煤粉锅炉系统采用煤粉集中制备、精密供粉、空气分级燃烧、炉内脱硫、锅壳(或水管)式锅炉换热、高效布袋除尘、烟气脱硫和全过程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燃煤锅炉的高效运行和洁净排放。煤炭行业生产用蒸汽、供暖。适宜燃烧优质褐煤、长焰煤,无烟煤、贫煤及一般烟煤均不适宜。单位投资35万元/t/h煤粉燃尽率98%以上,热效率88%以上,与传统工业锅炉相比,节能35%以上。净化处理后,外排的烟气含尘低于25mg/Nm3、二氧化硫低于100mg/Nm3、氮氧化物低于150mg/Nm3
12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技术采用航天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喷枪,喷枪输出功率100~500kW,解决贫煤的点燃问题;阴极使用寿命提高到200小时,不仅可以点火,也可以在煤品变化时进行稳燃、助燃,真正实现无油点火、助燃;喷枪功率大小可随时调节,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先进的IGBT晶体管整流和高频起弧装置,大幅度提高整流功率因数与起弧成功率;优化流场设计的点火煤粉燃烧器,保证点火燃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210-3000/小时工业煤粉锅炉适宜燃煤锅炉采用褐煤、烟煤、贫煤等煤种。1097/小时及其以下燃煤锅炉费用为350万元;1097-3000/小时燃煤锅炉费用为350-700万元每次起停1097/小时燃煤锅炉、2100/小时燃煤锅炉、3000/小时燃煤锅炉可以减排粉尘分别为43.6吨、62.3吨、93.5吨,减排硫化物分别为4.3吨、6.14吨、9.2吨;节油分别为100吨、180吨、260吨,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
13蓄热式电石生产新工艺以中低阶煤炭和生石灰为原料,采用蓄热式旋转床热解——热装电石炉双联工艺生产电石,原料适应性广,系统能耗低,副产高附加值的油气资源。电石行业适用于密闭式电石炉,入炉原料要求:空干基碳材固定碳≥81%,石灰氧化钙含量≥90%新建一条年产10万吨电石生产线投资约1.8亿元;改造一条年产电石10万吨的生产线投资1.2亿元实现碳材和生石灰原料100%利用,吨电石节电量≥400kwh;以年产10万吨电石生产线为例,年节能约16000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38400吨,减排氮氧化物约112吨,减排二氧化硫约384吨。
14中低阶煤炭分质梯级利用新技术以挥发分高、直接利用难度大的低变质煤为原料,采用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煤热解技术,通过热解提质提取其中的油气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气体和液体燃料,剩余的固体产品提质煤可作为燃料或优质煤化工原料。本技术采用蓄热式燃烧——辐射管加热技术,热效率高达90%以上;无热载体,油气品质纯、质量好;旋转床关键技术成熟,易实现单炉能力扩大,单台装备处理量可达100万吨/年。煤化工行业褐煤和高挥发分烟煤新建单系列年处理煤100万吨(干煤)生产线投资约5.8亿元新建单系列年处理煤100万吨(干煤)生产线,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每年节能约127200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305280吨,减排氮氧化物约890吨,减排二氧化硫约3053吨,减少水耗约120000吨。
15多通道喷煤燃烧技术利用大速差原理和浓缩燃烧技术,采用多通道、大推力的燃烧器。建材(水泥)、冶金、有色行业大中型回转窑新建或改造,尤其适用于水泥行业。燃料为一般普通烟煤、热值大于4500kcal煤。改造单台5500t/d2500t/d)水泥回转窑需要总投资8060)万元。改造单台5500t/d2500t/d)水泥回转窑,年节能量1300600tce
16富氧燃烧技术用富氧代替空气助燃,可改善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建材、轻工等行业工业窑炉(以浮法玻璃熔窑为例)500t/d浮法窑100万元节能3-5%,年节约1000t重油。
17解耦燃烧技术该燃烧方式可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是一种在燃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清洁燃烧技术。通过控制燃料中的硫含量以及抑制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生成,实现整个燃烧过程的清洁化。煤炭燃料定时加入解耦燃烧炉,燃烧氧气经一次风和二次风送入炉内,燃烧烟气热量加热窑炉物料或锅炉水,烟气热量被利用,然后烟气进入脱硫除尘净化,达到燃气锅炉燃烧排放标准后,最终排入大气。市政用锅炉、中小工业锅炉、工业窑炉。不能使用原煤作为燃料,所用的燃料是专用的煤基清洁固体成型燃料(俗称兰炭)。一台年耗10万吨标准煤的锅炉,总投资2000万元。燃烧过程生成的氮氧化物烟气中的浓度低于200mg/Nm3,二氧化硫在烟气中的浓度低于100mg/Nm3,以及烟气粉尘浓度均达到天然气锅炉标准;燃烧效率99%以上、锅炉热效率超过90%,达到天然气锅炉标准。
18工业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根据锅炉类型和用户需求,采用尾部节能装置回收烟气余热,并采用强化传热技术和耐腐蚀技术提高换热能力和耐腐蚀性。工业生产用蒸汽、热水系统适用于排烟温度高于120度的工业锅炉回收烟气余热。一台35吨工业锅炉,总投资约60万。排烟温度每降低15度,效率增加1%。燃气工业锅炉效率可提高5~10个百分点,投资回收期0.5~1年。燃煤工业锅炉效率可提高3个百分点,投资回收期2年。
19工业锅炉控制系统技术按负荷要求,实时调节给煤量、给水量、鼓风量和引风量,实施燃烧自动调节,包括电动机的变频调速,装设烟气氧量监测仪表,配以先进的调风装置,大幅提高燃烧效率。工业锅炉适用于燃煤锅炉节能改造10吨燃煤工业锅炉,总投资约20万。提高效率25百分点,投资回收期一般23
20液烃汽化技术将常压液态的轻烃油分子瞬间震荡成为微小活泼的汽态油分子,变成可燃气体,并以低压安全的稳定输出,在管道输不到的场所用于终端设备。需要气体燃料的工业行业。原料(如油气伴生副产品)的价格关系到本技术的经济性供应240万大卡燃料,需投资100万元燃烧效率达90%以上。因气体油分子小能够完全燃烧,大幅减低空气污染。
21太阳能中温集热技术通过高效太阳能中温集热技术、太阳能中温利用热源技术、多能互补的太阳能中温利用集成技术及多参数耦合优化、太阳能中温利用集成系统控制技术、太阳能系统热能输配管网优化技术实现太阳能中温热的回收利用。纺织、印染、食品等行业。适用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具有安装集热器的场地条件集热器单位投资3000/m2能够回收80-250领域消耗

一、必要性

当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66%,煤炭消费总量约37 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左右,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改变,也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工业领域用煤行业多、分布范围广、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领域。除电力行业外,2012 年工业领域煤炭消耗占煤炭消耗总量的46%,达16 亿吨,其中焦化约占29%,煤化工占20%,工业锅炉占30%,工业炉窑占16%。以上四个领域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排放量的36%、45%、24%。

近年来,我国煤炭利用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较大问题:一是能耗高、污染重,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主要用煤领域装备技术水平偏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煤化工结构不合理,煤炭综合利用效率较低,部分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三是煤炭利用产业融合度不高,大多数煤化工企业相对独立,与相关产业衔接不够,煤炭整体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约束日趋增强,加快推进工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削减煤炭消耗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以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工业用煤为重点,以煤炭消耗量大的城市为载体,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加大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力度,推动辖区内相关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融合,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实现控煤、减煤,防治大气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中央政府指导和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根据市场需求,参与本地区计划的实施。

坚持企业技术改造、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加快推动企业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优化产品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协调发展。根据本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加强区域内相关产业衔接融合,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000万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氮氧化物40万吨,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到2020年,力争节约煤炭消耗1.6亿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0万吨、氮氧化物80万吨。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

在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重点用煤领域加强对能耗高、污染重的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节能减排潜力大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支持窑炉、锅炉先进技术装备产业化,加快落后窑炉、锅炉淘汰步伐,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并配套相应的末端治理措施,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关节能环保要求。

(二)推动煤化工结构优化升级

在煤化工行业按照能化共轨理念,推进煤炭由单一原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提高产品精细化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促进区域产业衔接融合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焦化、煤化工与冶金、建材等产业衔接融合,实现工业炉窑清洁燃料供给。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或工业园区,推进焦化、煤化工与区域集中供热一体化模式,替代分散中小燃煤工业锅炉。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构建区域内能源梯级利用、优势互补、产业共生耦合的发展模式, 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地方政府组织协调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按本计划要求,组织煤炭消耗大的城市编制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见附件1),并根据各城市实施方案,汇总形成本省实施计划,于2015年9 月30 日前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6 年起,每年年底前报送实施计划年度进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财政部对实施效果进行通报。

制定实施方案的城市,应建立由工业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协调机制,简化实施方案中项目的审批手续,加快项目进度,合力推动实施方案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利用各级财政资金中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改造、清洁生产、中小企业、淘汰落后等既有资金渠道,加大统筹力度,创新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施方案顺利完成。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专业化节能环保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综合环境服务、金融租赁等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和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实施方案提供绿色信贷等金融服务;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支持实施方案中的项目。

(三)发挥标准的引领和倒逼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和完善相关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并发布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目录。鼓励地方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能耗限额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标准宣贯,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树立一批优于标准的典型企业,引领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发挥能源消耗限额和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的倒逼作用。地方工业主管部门组织节能监察机构依据能耗限额标准和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目录,加强对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领域的企业能耗进行监督检查,推动落后设备淘汰,加快实施煤炭清洁高效技术改造进度。

(四)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各级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培育一批高效锅炉等装备制造基地,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提供设计、生产、安装、运行一体化服务,引导企业加快应用相关技术。适时组织培训和宣贯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认识,确保实施方案顺利推进。

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咨询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技术引导、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等工作,帮助企业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

 

 

第1页
打印】【关闭
上一篇:
2020年绿色高效煤矿产能达30亿吨
下一篇: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2013-2020年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